《迁阳道中奉寄阳正臣同年》
时间: 2025-01-20 01:16: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迁阳道中奉寄阳正臣同年 蔡襄 〔宋代〕
名第同一籍,家园连七闽。何为别眉字,於今十四春。昔子补一尉,扶病走风尘。归来解组绂,宴处頤精神。架书括遗逸,甕酎涵清醇。东阡与北陌,候问通殷勤。或言疾良瘉,呼卢气益振。或传近诗句,平淡与古邻。语之天下事,塞耳不复闻。宁当决引去,道固有屈伸。嗟予仰尺禄,封仇中祕文。天子误采拔,指名填诤臣。力微责任重,百虑加一身。列章乞便郡,赐告迎慈亲。穷冬过梨岭,山蹊出幽榛。俯深下坎井,斗起攀苍旻。水石齧晚沙,霜风变朝皴。粲粲涧中花,孤芳能自珍。班班云上鸟,朝鸣亦求群。岁晏时节动,天遥客愁新。去子无跬步,笑语绝燕秦。作此欲招隐,翻愧林泉人。
白话文翻译
我们同榜登科,家乡相连在七闽之地。为何分别至今已有十四年。你曾因病奔波于风尘之中,归来后解去官职,安心修养精神。书架上收藏着珍贵的书籍,酒坛中装着清醇的美酒。在田间小路上,我们互相问候,情谊深厚。有人说你的病已经痊愈,精神更加振奋。也有人传颂你近来的诗句,风格平淡而接近古人。你谈论天下大事,却充耳不闻。宁愿决然离去,因为道有屈有伸。我仰仗微薄的俸禄,却因直言进谏而得罪。天子误将我提拔,指名让我担任谏臣。责任重大,百般忧虑集于一身。我上书请求调任闲郡,获准迎接慈母。在严冬时节经过梨岭,山间小路穿过幽深的丛林。俯视深井,奋力攀登苍天。水石冲刷着晚沙,霜风吹变了早晨的景象。涧中的花朵,孤芳自赏。云上的鸟儿,早晨鸣叫也寻求同伴。岁末时节,天遥地远,客愁新生。与你相隔千里,笑语声断绝于燕秦之地。我写下这首诗,想要招你隐居,却反而愧对那些隐居林泉的人。
注释
- 名第同一籍:指作者与阳正臣同年考中进士,同在一榜。
- 七闽:指福建一带,因古代有七族居住而得名。
- 解组绂:解去官职的绶带,指辞官归隐。
- 宴处頤精神:指安逸地修养精神。
- 架书括遗逸:书架上收藏着珍贵的书籍。
- 甕酎涵清醇:酒坛中装着清醇的美酒。
- 呼卢:古代赌博的一种方式,这里指精神振奋。
- 宁当决引去:宁愿决然离去。
- 封仇中祕文:因直言进谏而得罪。
- 列章乞便郡:上书请求调任闲郡。
- 赐告迎慈亲:获准迎接慈母。
- 梨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苍旻:苍天。
- 粲粲涧中花:涧中的花朵,孤芳自赏。
- 班班云上鸟:云上的鸟儿,早晨鸣叫也寻求同伴。
- 岁晏:岁末。
- 跬步:半步,形容距离极近。
- 燕秦:指北方地区。
- 招隐:招人隐居。
- 林泉人:指隐居山林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福建仙游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书法尤以行书见长,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蔡襄在迁徙途中写给同年进士阳正臣的。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蔡襄因直言进谏而得罪,请求调任闲郡,诗中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友人的过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仕途的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架书括遗逸”、“甕酎涵清醇”等,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粲粲涧中花”、“班班云上鸟”,抒发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愧疚,认为自己不如真正的隐士,这种自谦的态度更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名第同一籍,家园连七闽:开篇点明与友人同榜登科,家乡相连。
- 何为别眉字,於今十四春:感慨分别已久,时光飞逝。
- 昔子补一尉,扶病走风尘:回忆友人曾经的仕途生涯。
- 归来解组绂,宴处頤精神:友人辞官归隐,修养精神。
- 架书括遗逸,甕酎涵清醇:描绘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东阡与北陌,候问通殷勤: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 或言疾良瘉,呼卢气益振:听说友人病愈,精神振奋。
- 或传近诗句,平淡与古邻:传颂友人的诗句,风格平淡。
- 语之天下事,塞耳不复闻:友人谈论天下大事,却充耳不闻。
- 宁当决引去,道固有屈伸: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嗟予仰尺禄,封仇中祕文:感慨自己仕途坎坷。
- 天子误采拔,指名填诤臣:因直言进谏而得罪。
- 力微责任重,百虑加一身:责任重大,百般忧虑。
- 列章乞便郡,赐告迎慈亲:请求调任闲郡,迎接慈母。
- 穷冬过梨岭,山蹊出幽榛:描绘迁徙途中的艰辛。
- 俯深下坎井,斗起攀苍旻: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水石齧晚沙,霜风变朝皴: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
- 粲粲涧中花,孤芳能自珍:抒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班班云上鸟,朝鸣亦求群: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岁晏时节动,天遥客愁新:岁末时节,客愁新生。
- 去子无跬步,笑语绝燕秦:表达与友人相隔千里的无奈。
- 作此欲招隐,翻愧林泉人: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愧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名第同一籍,家园连七闽”、“架书括遗逸,甕酎涵清醇”。
- 比喻:如“粲粲涧中花”、“班班云上鸟”。
- 拟人:如“语之天下事,塞耳不复闻”。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仕途的无奈,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友人的回忆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愧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架书括遗逸:书架上收藏着珍贵的书籍,象征着知识的丰富和隐居生活的宁静。
- 甕酎涵清醇:酒坛中装着清醇的美酒,象征着隐居生活的美好和精神的滋养。
- 粲粲涧中花:涧中的花朵,孤芳自赏,象征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班班云上鸟:云上的鸟儿,早晨鸣叫也寻求同伴,象征着对友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蔡襄与阳正臣的关系是什么? A. 同乡 B. 同年进士 C. 师生 D. 朋友
-
诗中“架书括遗逸”指的是什么? A. 书架上收藏着珍贵的书籍 B. 书架上放着遗失的书籍 C. 书架上放着旧书 D. 书架上放着新书
-
诗中“宁当决引去”表达了什么? A. 对仕途的无奈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诗中“粲粲涧中花”象征着什么? A.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仕途的无奈 D. 对隐居生活的愧疚
答案:
- B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往的回忆。
- 黄庭坚《寄黄几复》: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蔡襄《迁阳道中奉寄阳正臣同年》: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往的回忆,而蔡襄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对宋诗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 《蔡襄诗集》:收录了蔡襄的诗作,对其诗歌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