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恩浩荡似阳春,
合浦何如在海滨。
莫趁明珠弄明月,
夜深无数采珠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朋友的恩情如春天般广阔,合浦的美景又怎么能比得上海边的风光呢?不要为了追求明月下的明珠而忘却了那些在夜深人静时辛苦采珠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君恩:指朋友对自己的恩情。
- 浩荡:形容情意广阔、深厚。
- 合浦:一个地名,古代著名的珍珠产地。
- 明珠: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是朋友的恩情。
- 弄明月:比喻追求虚幻的事物。
- 采珠人:指在深夜辛勤劳作的人,象征默默奉献的人。
典故解析:
- 合浦:合浦的明珠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作美好的象征,意味着珍贵的东西。
- 明月:常常用来代表理想、追求、虚幻的东西,暗示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深邃,常用平易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的时期,表达了他对友人深厚感情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合浦”与“明珠”象征着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苏轼的《移合浦郭功甫见寄》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中用“君恩浩荡似阳春”开篇,立即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友人的恩情,展现出一种温暖而深厚的情感。接着用“合浦何如在海滨”来描绘自然美景,合浦的明珠象征着珍贵的友谊,而海滨的美景则代表着现实世界中的各种诱惑。诗人通过“莫趁明珠弄明月”的劝诫,提醒人们不要为了追求虚幻而忽视了那些默默奉献的人。最后一句“夜深无数采珠人”描绘出在夜幕下辛勤工作的场景,暗示了对劳动者的敬意,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恩浩荡似阳春:把友人的恩情比作春天的温暖,形象地表达出深厚的感情。
- 合浦何如在海滨:合浦的美好景象与海边的比较,反映出诗人对环境的思考。
- 莫趁明珠弄明月:劝告他人不要追求那虚幻的美好,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警觉。
- 夜深无数采珠人:描绘那些辛勤工作的人,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同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的恩情比作阳春,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明珠与明月的象征手法,深化了主题。
主题思想: 诗歌整体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视,以及对追求虚幻事物的警惕,强调了对默默奉献者的尊重,反映出一种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春:象征温暖与生机,代表友谊的美好。
- 合浦:象征珍贵的东西,代表友人的恩情。
- 明月:象征追求的理想,暗示虚幻与现实的对比。
- 采珠人:象征辛勤劳动的人,表达对劳动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在诗中将友人的恩情比作什么? A. 明月
B. 阳春
C. 合浦
D. 海滨 -
诗中提到的“采珠人”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辛勤劳动者
C. 追梦者
D. 难以实现的理想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苏轼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到对友谊和理想的思考,但苏轼更强调对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孤独和理想的不懈追求。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流派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