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复芳草》

时间: 2025-01-17 09:26:04

芳草复芳草,有人孤倚楼。

明月复明月,何处照离洲。

相见渺无期,此恨讵相知。

日暮天寒吹属玉,蛮江豆蔻重重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芳草复芳草,有人孤倚楼。
明月复明月,何处照离洲。
相见渺无期,此恨讵相知。
日暮天寒吹属玉,蛮江豆蔻重重绿。

白话文翻译:

芳草依旧芳草,有人在楼上孤独地倚着。
明月依旧是明月,何处能够照亮那遥远的洲岛?
我们相见的日子渺无期,这种怨恨又怎能让彼此知晓?
日暮时分,天寒风吹,仿佛在吹奏美玉,蛮江边的豆蔻又青翠如故。

注释:

字词注释:

  1. 芳草:芳香的草,象征美好与青春。
  2. 孤倚楼:独自依靠在高楼上,表达孤独之感。
  3. 明月:明亮的月亮,常用来象征思念与离别。
  4. 离洲:远离的洲岛,表示思念的对象或归属。
  5. 渺无期:几乎没有相见的可能,形容相见的无望。
  6. 此恨讵相知:这份怨恨怎能让彼此了解,强调了隔阂与无奈。
  7. 日暮:黄昏时分,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8. 属玉:吹奏的声音像玉器一样清脆悦耳。
  9. 蛮江豆蔻:蛮江边的豆蔻,象征着青春与希望。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明月”、“芳草”等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象征着思念、离别和青春。这些意象不仅表现在本诗中,也贯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许多作品,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良臣是宋代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清新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间情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作者可能经历了离别与孤独,反映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诗中充满了对故人、故乡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安。

诗歌鉴赏:

《芳草复芳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离人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以“芳草复芳草”引入,展示了一种反复的景象,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轮回与失落。紧接着,明月的出现不仅烘托了夜晚的清冷,也象征着思念的明亮与遥远。诗中“何处照离洲”的问句,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迷茫,进一步增强了诗人孤独的情感。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相见渺无期,此恨讵相知”这一句,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无奈。尽管有着深厚的情感,然而相见的可能性却如同天边的月亮,遥不可及。最后,日暮时分的描写则使整首诗的气氛更加沉重,风寒与玉音的结合,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草复芳草:草木依旧生长,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常在。
  2. 有人孤倚楼:描绘了孤独的人站在楼上,增添了诗的情感基调。
  3. 明月复明月:明月虽然依旧,但又反映出孤独的情感。
  4. 何处照离洲:问句中透露出对远方人的思念。
  5. 相见渺无期:强调相见的渺茫,表现出无奈与失落。
  6. 此恨讵相知:表达了感情的隔阂与彼此的无奈。
  7. 日暮天寒吹属玉:结合自然景象,描绘出冷清的黄昏。
  8. 蛮江豆蔻重重绿:结尾的意象带来一丝生机,象征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芳草复芳草,有人孤倚楼”,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达力度。
  • 比喻:如“日暮天寒吹属玉”,将声音比作玉器,增加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与孤独的感受,传达了对美好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表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芳草:象征青春与生命的美好。
  2. 明月:象征思念与距离。
  3. 孤楼:孤独的象征,反映内心的寂寞。
  4. 蛮江豆蔻:象征希望与生机,暗示对未来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思念与离别
    C. 财富
    D. 权力

  2. “相见渺无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希望
    B. 无奈与失落
    C. 快乐
    D. 自信

  3. “日暮天寒”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繁华
    B. 暖和
    C. 寒冷的黄昏
    D. 明亮的白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孤独与思念。
  2. 苏轼的《水调歌头》:描绘离别与对明月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芳草复芳草》与《静夜思》:两首诗都通过月亮表达思念,但《芳草复芳草》更强调孤独与无奈,而《静夜思》则是对乡愁的直接抒发。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涉及离别情感,但在历史典故的运用上更为丰富,展现了对过往的缅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宋词的比较》
  • 《古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