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 南屏晚钟》
时间: 2025-01-19 17:34:59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芳草 南屏晚钟
作者: 奚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笑湖山纷纷歌舞,花边如梦如薰。响烟惊落日,长桥芳草外,客愁醒。天风送远,向两山唤醒痴云。犹自有迷林去鸟,不信黄昏。销凝。油车归后,一眉新月,独印湖心。蕊宫相答处,空岩虚谷应,猿语香林。正酣红紫梦,便市朝有耳谁听。怪玉兔金乌不换,只换愁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湖山间的欢歌舞蹈,花朵如梦似幻,轻柔的香气弥漫。烟雾缭绕,惊动了落日,长桥之外芳草茵茵,旅人的愁绪被唤醒。天风送来远方的呼唤,仿佛唤醒了两座山中的痴痴云朵。还有那些迷失在树林中的鸟儿,不相信黄昏的来临。随着时光流逝,油车归来,月亮在湖中映出一条细眉。花蕊宫的音响在空岩虚谷中回应,猿声在香林间回荡。正沉醉在红紫色的梦中,市集的喧嚣谁又能倾听?奇怪的是,玉兔与金乌并未交换,只换来愁苦的人。
注释:
- 笑湖山:指湖山之间的欢声笑语。
- 如梦如薰:形容花的美丽如梦幻般,散发着香气。
- 响烟:指烟雾声,表现出环境的动荡。
- 客愁醒:旅人的愁绪被唤醒。
- 迷林去鸟:迷失在林中的鸟儿。
- 一眉新月:形容新月的细长形态。
- 猿语香林:猿猴的叫声在香气弥漫的森林中回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奚㵄(约1070-1130年),字仲华,号逸舟,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感悟的深思,结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表达了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思索。
诗歌鉴赏:
《芳草 南屏晚钟》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情的愁苦。诗中先描绘了湖山的欢乐与花香,接着转入对旅人愁绪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与内心的情感交织。诗人在描绘自然时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新月”、“猿语”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特别是“怪玉兔金乌不换,只换愁人”,既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愁苦。整首诗在描绘中融合了哲理,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笑湖山纷纷歌舞:描绘湖山间热闹欢快的场景,展现自然的生机。
- 花边如梦如薰:花朵的美丽让人如梦,香气扑鼻,营造出梦幻的气氛。
- 响烟惊落日:烟雾的响声打破了落日的宁静,表现出环境的动荡。
- 长桥芳草外,客愁醒:长桥外的芳草唤醒了旅人的愁绪,暗示着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 天风送远,向两山唤醒痴云:天风带来远方的声音,唤醒了山中的云,营造出一种辽阔感。
- 犹自有迷林去鸟,不信黄昏:迷失在林中的鸟儿,象征着对时间流逝的不信与挣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营造出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响烟惊落日,长桥芳草外”,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主题围绕自然与人情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体现了人对现实的思考与内心的愁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生机。
- 新月: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猿语:自然的声音,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人生哲理
- C. 旅人愁苦
- D. 以上皆是
-
诗中提到的“迷林去鸟”指的是什么?
- A. 鸟儿迷失在森林中
- B. 鸟儿飞向远方
- C. 鸟儿在城市中
- D. 鸟儿在湖水上
答案:
- D. 以上皆是
- A. 鸟儿迷失在森林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苦痛的感叹,但用词风格更为沉重。
- 王维《山居秋暝》:与《芳草 南屏晚钟》相似,均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但王维更注重宁静的氛围。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