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时间: 2025-01-04 08:00: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
白云不解笑,青松有余哀。
忽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
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
想见南北山,花发前后台。
寄声问道人,借禅以为诙。
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回。
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
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
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离开山林,山色惨淡如死灰,白云难以微笑,青松则显得更加忧伤。忽然听到道人归来,鸟儿的鸣叫使山间显得生机勃勃。道人头上的宝髻散发出神秘的光芒,法雨洗净了浮尘。想必南北的山脉已经在花开花落中轮回。我寄声向道人问道,借禅语作为玩笑。你去时听到了什么,回时又见到了什么?道人只是笑而不答,这其中的深意又在何方?往年其实并未停留,如今更是无所归来。这番话其实也未必如此,且先尝尝白杨梅。
注释
- 道人:指修道之人,通常指隐士或僧侣。
- 山色如死灰:形容山色黯淡无光,死寂的感觉。
- 白云不解笑:白云似乎不懂得欢笑,表现了一种凄凉的意境。
- 法雨洗浮埃:指道人的法力如同雨水,清洗世间的浮尘。
- 借禅以为诙:用禅宗的教义作玩笑,表现出一种轻松的态度。
- 此意安在哉:此意何在,表示对道人的追问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质,也有细腻的描摹。苏轼的一生经历了政治风波与个人磨难,他的诗词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心境复杂,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道人作为一个象征,代表着超脱与自由,反映了苏轼在困境中寻求心灵平静的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道人出山和归来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与思考。开篇以“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引入,描绘出山中孤寂的氛围,表达了离别的悲凉。而“白云不解笑,青松有余哀”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白云与青松都是自然的象征,然而它们的表现却充满了愁苦。接着,当道人归来时,鸟语与山色的变化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似乎暗示着一种灵魂的回归。
“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两句则将道人的神秘性与超凡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法雨如同洗涤世俗的污垢,反映出道教的思想。而后面的问答则充满了哲理,苏轼以轻松的方式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智慧,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轻松的语调中,融合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哲学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道人离开,山显得死气沉沉,暗喻失去生气。
- “白云不解笑,青松有余哀。”:白云与青松的情感反应,突显环境的悲凉。
- “忽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道人回归,唤醒了大自然的活力,鸟鸣声传递生机。
- “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道人身上散发的光辉与他施展的法力,象征着智慧与清净。
- “想见南北山,花发前后台。”:暗示了自然界的轮回与美丽,体现时间的流逝。
- “寄声问道人,借禅以为诙。”:以轻松的方式探讨禅理,表现对道理的追问。
- “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回。”:疑问道人的经历,反映出对生命奥义的思考。
- “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道人的沉默增添了神秘感,令人深思。
- “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无常的哲理,强调了人生的虚幻。
- “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以幽默结束,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色比喻为死灰,形象生动。
- 拟人:白云不解笑,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超脱的境界,表现了苏轼对生命哲学的独特理解,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人:象征超凡脱俗,追求智慧与宁静的人。
- 山色:代表自然的无常与无情。
- 白云、青松:体现自然的情感,反映世间的悲欢离合。
- 神光、法雨:象征智慧、清净与超脱。
- 南北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道人”主要象征什么? A. 世俗的繁华
B. 超脱与智慧
C. 生活的苦难
D. 自然的力量 -
“山色如死灰”是用来形容什么情感? A. 欢欣鼓舞
B. 悲凉与孤寂
C. 活力四射
D. 自然的美丽 -
诗中“法雨洗浮埃”的意思是: A. 清洁内心的杂念
B. 洗净自然的浮尘
C. 带来丰收的雨水
D. 使人快乐的雨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哲理。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
诗词对比
- 苏轼与王维的诗作都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苏轼更倾向于哲理的探讨,而王维则更加注重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