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 赠冒晋人》
时间: 2025-01-01 16:11: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多丽 赠冒晋人》
作者: 丁之翘 〔清代〕
傍东墙寒烟老树苍茫。向此中,锄花灌竹,区区贫也何伤。书五车有儿能读,酒一石卖赋堪偿。策杖探梅,寻僧踏雪,水边林下恣徜徉。纵博得神仙富贵,勘破也寻常。争似做诗家沈谢,词苑王杨。叹年年江河日下,何须潦倒风霜。招不来青门寄傲,麾不去白社埋狂。鹤戴书归,鹿衔花卧,茶经丹术满缥囊。臣本是农家之子,所业在田桑。任没齿藜羹藿食,岂是膏粱?
白话文翻译
在东墙边,寒烟弥漫,老树显得苍茫。面对这其中,我锄花灌竹,虽生活贫困又有什么关系呢?书籍堆积如山的我,儿子能读书,卖一石酒的收入也足以偿还赋税。我拄着杖子探梅,寻僧踏雪,水边林下自由徜徉。即便得到了神仙般的富贵,最终也不过是寻常。怎能比得上做诗的沈谢,词苑的王杨。叹息年年江河日下,何必在风霜中潦倒?无法招来青门寄傲,也无法挥去白社的狂妄。鹤带着书归来,鹿衔着花卧下,茶经和丹术满满缥囊。我本是农家的孩子,职业在田桑。即便没齿食藜羹藿,又岂是膏粱?
注释
- 寒烟:寒冷的烟雾,指秋冬时节的景象。
- 锄花灌竹:指田间劳作,种花和灌溉竹子。
- 书五车:形容书籍极多,五车代表大量的书。
- 酒一石:石为古代计量单位,表示能够卖出一石的酒。
- 策杖:拄着杖子,表示老人或行走缓慢的人。
- 青门、白社:青门指高雅的社交圈,白社则指低俗的社交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之翘,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为人称道,常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反映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诗作于清代,社会风气逐渐浮华,诗人以此诗表达对世俗名利的淡薄,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多丽 赠冒晋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开篇描绘了寒烟老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宁静。诗人在此环境中锄花灌竹,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生活态度。他认为,贫困并不是什么伤害,反而是一种生活的真实。在诗中,书籍和酒象征着文化和生活的乐趣,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出对于生活的享受。
诗中强调了即使追求富贵,最终也不过是寻常,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其追求神仙般的生活,不如追求诗人的理想,做一个像沈谢和王杨那样的人,享受诗词的乐趣。诗的后半部分更是展示了农家子弟的真实与朴素,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坚持。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排比,增强了韵律感和节奏感,体现了清代诗歌的传统美感。诗人在诗中通过自然意象和生活细节,生动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哲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傍东墙寒烟老树苍茫:描绘了秋冬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
- 向此中,锄花灌竹,区区贫也何伤: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贫困并不可怕。
- 书五车有儿能读,酒一石卖赋堪偿:强调文化的重要性,书籍的价值与生活的乐趣。
- 策杖探梅,寻僧踏雪,水边林下恣徜徉: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 纵博得神仙富贵,勘破也寻常:即使获得富贵,也不过是寻常生活的一部分。
- 争似做诗家沈谢,词苑王杨:提到历史上的诗人,表达对他们的羡慕与向往。
- 叹年年江河日下,何须潦倒风霜:对当下社会的感慨,反映出对世俗的失望。
- 招不来青门寄傲,麾不去白社埋狂:无法融入高雅的社交圈,也无法摆脱低俗的生活。
- 鹤戴书归,鹿衔花卧,茶经丹术满缥囊:描绘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书香和自然相伴。
- 臣本是农家之子,所业在田桑:自我认同,强调自己的出身与职业。
- 任没齿藜羹藿食,岂是膏粱:即便吃藜羹和藿食,也不在乎奢侈食物。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寒烟老树”“鹤戴书归”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对世俗名利的淡薄,赞美田园生活的真实与自然,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烟:象征孤独和思索。
- 老树:代表坚韧和岁月。
- 锄花灌竹:象征勤劳与朴实生活。
- 梅、雪:自然的意象,表达诗人的闲适与宁静。
- 青门与白社:象征高雅与低俗的社交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门”代表什么?
a) 高雅的社交圈
b) 田园生活
c) 酒馆 -
诗中提到的“书五车”意味着什么?
a) 书籍很多
b) 书的价值不大
c) 书籍难以理解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a) 追求富贵
b) 享受田园生活
c) 渴望名利
答案
- a) 高雅的社交圈
- a) 书籍很多
- b) 享受田园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维的《鹿柴》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丁之翘的《多丽》都强调自然的美,但王维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的静谧,而丁之翘则结合了个人对世俗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田园诗的美与哲学》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与欣赏丁之翘的《多丽 赠冒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