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彤霞久绝飞琼字,
人在谁边。
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
静数秋天。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白话文翻译:
这段红霞已经很久没有看到飞舞的雪花了,
我身边的人又是谁呢?
我身边的人又是谁呢,今晚在这清冷的夜里我失眠了。
香气散去,被子冷了,残留的灯火熄灭,
我静静地数着秋天的日子。
我静静地数着秋天的日子,又错过了心中的约定,到了下弦月。
注释:
- 彤霞:指红色的云霞,象征美好的景象。
- 飞琼字:比喻雪花,形容轻盈飘洒的样子。
- 玉清:指清冷的夜晚,常用来形容秋夜。
- 香销:形容香气已散,暗示情感的消逝。
- 下弦:指月亮的下弦阶段,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失去的机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705),字容若,号卿云,满洲正黄旗人,清代词人。他的词风以婉约、细腻著称,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采桑子》创作于纳兰性德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情感的追忆。在个人生活多舛、情感困扰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诗歌鉴赏:
《采桑子》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词作,诗人在每一句中都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冲突与孤独感。开头的“彤霞久绝飞琼字”用红霞与雪花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去的惋惜。接下来的“人在谁边”更是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感,表达出一种寻求陪伴的渴望。
“今夜玉清眠不眠”一语,体现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挣扎,夜晚的清冷与失眠的状态相互交织,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紧接着“香销被冷残灯灭”则表现出情绪的进一步低落,香气的散去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不复存在,生活的冷清让人感到无奈。
最后一句“又误心期到下弦”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暗示着错过的机会与未实现的期望。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对孤独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彤霞久绝飞琼字:红霞不再,暗示美好事物的消逝。
- 人在谁边:表达孤独,寻找陪伴的渴望。
- 今夜玉清眠不眠:夜晚清冷,失眠反映内心的焦虑。
- 香销被冷残灯灭:香气散去,灯火熄灭,象征生活的冷清。
- 静数秋天: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思绪的回忆。
- 又误心期到下弦:错失的机会与未实现的期望,表达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飞琼字”比喻雪花,生动形象。
- 对仗:如“人在谁边”,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将香气与灯火拟人化,增加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深刻感受,透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示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彤霞:象征美好记忆。
- 飞琼字:象征轻盈与美丽。
- 玉清:象征清冷与孤独的夜晚。
- 秋天: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彤霞”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的云霞
- B. 雪花
- C. 明亮的星星
-
“香销被冷残灯灭”中,香销意味着什么?
- A. 美好的回忆消散
- B. 生活的温暖
- C. 新的开始
-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了哪个天体?
- A. 上弦月
- B. 下弦月
- C. 满月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纳兰性德的《采桑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时光与情感的思考,但纳兰性德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遗憾,而李清照则表现出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与珍惜。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纳兰性德诗词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