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行》
时间: 2024-12-31 21:14: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兵行》 作者: 吴升 〔清代〕
公徒三万来骎骎,
壮夫力士纷如云。
国中七尺野六尺,
安有羸老堪从军。
老兵老兵尔何苦,
曷田尔田宅尔土。
岂无若子若弟堪荷戈,
白头犹复称官府。
老兵闻言笑不止,
不失声哭反狂喜。
自言弱冠充余丁,
得补名粮周一纪。
转战从征三十年,
半生眠食枪烟里。
迢迢卫藏指西招,
雪山埋人锄不起。
大雕侧翅来啄眼,
飞马奔回二万里。
将军厚我老犹健,
能挽强弓能啖饭。
解衣遍视无寸瘢,
矢石不侵真铁汉。
前年平廊番,
三载征苗疆。
冬冬战鼓响三峡,
半夜下令催军粮。
帅旗匆匆渡江水,
行营直到家门旁。
家门咫尺归不得,
纵使归来人不识。
昔年火伴尽高官,
化作烟云才瞬息。
不如老兵长不死,
百战身经等闲耳。
醉卧沙场亦足豪,
闲将一剑磨秋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老兵的心声,他在战场上拼搏了三十年,饱尝战争的辛酸与艰难。诗中提到,年轻壮汉如云,而他已是羸老之身,难以再从军。老兵感叹,自己何必如此苦楚,土地、田宅都在眼前;难道没有年轻的儿子或弟弟可以肩负起武器,反而自己白头还要去为官府出征。
老兵听到这种话时,忍不住大笑,甚至哭泣,心中却是狂喜。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充当兵丁,得到了粮食的补贴,如今却是战斗了三十年,半生都在枪火与烟尘中度过。遥远的西藏战场,埋葬了无数英勇的战士;而大雕在空中飞翔,飞马奔回的距离也有两万里。
将军对他体贴,虽然年纪大了,依然能拉得动强弓,吃得了饭。他身上没有一点伤痕,箭石也无法伤害这位真汉子。前年他参战平定廊番,三年来征战苗疆,战鼓声在三峡间震响,半夜里催促军粮的命令如雷贯耳。帅旗匆忙渡过江水,行营直抵家门口。
然而,家门近在咫尺却无法归去,即便归来,家人也不再认得他。往年那些战友,现在都已成为高官,化作了烟云,转瞬即逝。与其如此,不如老兵长存,经历百战的他已经无所畏惧。即使醉卧沙场,亦是豪情万丈,闲来磨剑,映照秋水。
注释
- 骎骎:形容马匹奔跑的样子,形容士兵众多、气势如虹。
- 羸老:形容身体羸弱的老人,指老兵的身体状态。
- 曷田尔田宅尔土:何必去争夺田地和家园,暗含对战斗的无奈和对家园的留恋。
- 弱冠:指二十岁,即年轻的年纪。
- 补名粮:补发名义上的粮食,指作为兵丁所得到的口粮。
- 枪烟:指战斗中产生的烟雾,象征战争的环境及其沉重。
- 解衣遍视无寸瘢:脱去衣服查看,身上没有伤痕,表明老兵身体健壮。
- 醉卧沙场:意为在沙场上安然入睡,形容对战争的淡然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升,清代诗人,主要从事诗词创作,作品风格刚健豪放,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他的诗歌多以战斗、士兵生活为题,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的创作背景是清代的战争频繁,士兵们在战场上奔波,饱尝艰辛。老兵在经历了战斗的洗礼后,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反映了老兵们对战争和生活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老兵行》以老兵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同时也反映了对故乡和家庭的思念。诗中通过对比年轻壮汉和羸老兵的身心状态,突显出老兵的无奈与悲凉。尽管老兵在战场上历经风霜,却依然展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豪情与坚韧。
吴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老兵的心声传达得淋漓尽致。在他看来,虽然战斗带来了荣耀,但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牺牲。老兵对于战争的态度,既有对过往战斗的骄傲,也有对失去亲人的悲伤。他的笑泪交织,彰显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战争不仅是身体的较量,更是心灵的煎熬。
诗中“醉卧沙场亦足豪,闲将一剑磨秋水”一句,体现了老兵对战斗生活的接受与淡然,显示出一种豁达的态度,仿佛在说即使身处战场也可以自得其乐。整首诗在细腻的叙述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引发读者对历史、战争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公徒三万来骎骎:描写战场上士兵如云,气势磅礴。
- 壮夫力士纷如云:进一步强调壮汉众多,形成对比。
- 国中七尺野六尺:指国家中年轻健壮的士兵。
- 安有羸老堪从军:感叹老兵年华已逝,难以再参与战斗。
- 老兵老兵尔何苦:直问老兵为何如此辛苦。
- 曷田尔田宅尔土:问他为何不珍惜自己的家园。
- 岂无若子若弟堪荷戈:暗示年轻人可以承担武器。
- 白头犹复称官府:老兵到老年仍为官府出征。
- 老兵闻言笑不止:老兵听后忍俊不禁,内心复杂。
- 不失声哭反狂喜:外表哭泣,内心却是狂喜。
- 自言弱冠充余丁:回忆年轻时充当士兵。
- 得补名粮周一纪:提到战斗的生活补贴。
- 转战从征三十年:经历了三十年的战争。
- 半生眠食枪烟里:生活在战火与枪声之中。
- 迢迢卫藏指西招:远赴西藏战场,形势艰难。
- 雪山埋人锄不起:埋葬在雪山中的士兵无法挖掘。
- 大雕侧翅来啄眼:象征着战争的压迫。
- 飞马奔回二万里:形容战争的遥远与艰辛。
- 将军厚我老犹健:将军对老兵的厚待。
- 能挽强弓能啖饭:老兵依然有能力作战。
- 解衣遍视无寸瘢:表明老兵虽老却无伤痕。
- 矢石不侵真铁汉:形容老兵的坚韧与勇猛。
- 前年平廊番:回忆过去的战斗经历。
- 三载征苗疆:形容在苗疆的征战。
- 冬冬战鼓响三峡:描述战斗的紧迫感。
- 半夜下令催军粮:夜间紧急催粮。
- 帅旗匆匆渡江水:指挥官急忙渡过江水。
- 行营直到家门旁:行军虽近,却无法归家。
- 家门咫尺归不得:即使近在咫尺也无法回去。
- 纵使归来人不识:即使回家,也会被家人认不出。
- 昔年火伴尽高官:曾经的战友如今已成高官。
- 化作烟云才瞬息:形容昔日的战友已如烟云般消逝。
- 不如老兵长不死:老兵希望自己能长存。
- 百战身经等闲耳:经历百战的他已经平常。
- 醉卧沙场亦足豪:战场上安然入睡,豪情依旧。
- 闲将一剑磨秋水:悠闲地磨剑,象征着等待与从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火伴尽高官,化作烟云才瞬息”,将昔日战友比作烟云,形象生动,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冬冬战鼓响三峡,半夜下令催军粮”,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大雕侧翅来啄眼”,赋予大雕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老兵的视角,深刻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老兵的经历让人明白,战争不仅仅是荣耀,更是牺牲和孤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老兵精神的歌颂,表现了他们在战火中锤炼出来的坚韧与豪情,以及对人生的豁达与接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兵:象征着经历与智慧,代表着对战斗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 战场:象征着生死与荣耀的地方,承载着无数的奋斗与泪水。
- 家园:代表着温暖与归属,老兵内心深处的思念。
- 剑:象征着力量与勇气,也代表着老兵的坚持与豪情。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老兵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被赋予忠诚与勇敢的象征,他们的经历不仅是个人的历史,也是国家与民族的缩影,代表着对国家的忠诚与牺牲精神。诗中通过老兵的叙述,传达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英勇精神的赞美和对生命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老兵在诗中提到自己经历了多少年的战斗?
- A. 20年
- B. 30年
- C. 40年
- D. 10年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弱冠”指的是____岁。
-
判断题:老兵在诗中表示,虽然他老了,但仍然能够拉动强弓。 (对/错)
答案
- B
- 20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的名作,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豪情与壮志。
- 《木兰诗》:讲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呈现出女性的坚韧与勇敢。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李白):同样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但更偏向于个人的情感表达。
- 《静夜思》(李白):同样有对故乡的思念,但《老兵行》则更加侧重于战争的经历与老兵的心声。
通过这些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表达情感和主题上的多样性,以及历史背景对诗歌风格的影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关于清代诗人及其作品的汇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分析与解读,帮助读者更好理解诗歌的内涵与艺术。
- 《古诗词基础知识》:介绍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适合学习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