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时间: 2025-01-04 08:07:20

长沙太傅便叹息,华州司功辄发狂。

持此身心上天去,更无可答万夫望。

意思解释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作者:陈普 〔宋代〕

原文展示:

长沙太傅便叹息,华州司功辄发狂。
持此身心上天去,更无可答万夫望。

白话文翻译:

长沙的太傅只能叹息,华州的司功却发疯似的。
我将自己的身心托付于天,实在无从回应万众的期待。

注释:

  • 长沙太傅:指长沙地区的太傅,表示官职,常常用以指代高官或名士。
  • 华州司功:华州的司功,通常是负责工程和建筑的官员,诗中提到其发狂,暗指当时社会动荡或官员的失态。
  • 持此身心:将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寄托于某个更高的存在,表达了对理想或信仰的向往与追求。
  • 万夫望:众多人对自己的期望,暗示了社会对个体的压力和责任。

典故解析:

  • 此诗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的期待,以及个人在社会重压下的无奈与挣扎。
  • “上天去”可能与道教思想有关,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字元贞,号少恬,北宋时期的诗人,以诗歌和散文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关注社会民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对当时的政治现状和个人处境感到失望与无奈,因此写下此诗以表达心声。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无奈与失望。开篇提到“长沙太傅”和“华州司功”,两位官员的状态分别代表了社会上层和下层的不同反应。长沙太傅的叹息,似乎代表了一种失落与无能为力,而华州司功的“发狂”则暗示了在压力下的精神崩溃。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期望的无能为力,这种情感通过“持此身心上天去”得以升华,展现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对世俗责任的逃避。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重而深邃,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长沙太傅便叹息”:描绘了一个高官的无奈,暗含对时局的忧虑。
    • “华州司功辄发狂”:另一位官员因为社会压力而精神失常,反映了社会的动荡。
    • “持此身心上天去”:表达了诗人希望超脱世俗的心情。
    • “更无可答万夫望”:诗人感受到的巨大社会期望让他无从回应。
  • 修辞手法

    • 此诗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不同官员的态度反映社会的多元反应。
    • 意象丰富,结合“身心”“万夫”,展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个体在社会重压下的无奈与挣扎。

意象分析:

  • 长沙:象征着官场的失落。
  • 华州:暗示社会基层的混乱。
  • 身心:表示个体的完整性及内心挣扎。
  • 上天:象征着理想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沙太傅”代表什么?

    • A. 高官的无奈
    • B. 诗人的个人经历
    • C. 自然景观
  2. “持此身心上天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社会的责任
    • B. 对理想的追求
    • C. 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陈普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李白更显豪放,而陈普则更显无奈与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