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时间: 2025-01-04 08:11:06

崩奔尧后一孤儿,蹠狗成群共肆欺。

贾诩未投曹操日,自为汉贼已多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崩奔尧后一孤儿,蹠狗成群共肆欺。
贾诩未投曹操日,自为汉贼已多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儿在尧帝崩亡后的无助与苦难,像是吠叫的狗群一样横行霸道。贾诩在未投靠曹操之时,心中早已认定汉贼已经存在很久了。

注释:

  • 崩奔:崩坏和逃亡,指的是尧帝的去世与国家的动荡。
  • 孤儿:指没有父母的孩子,象征无依无靠的状态。
  • 蹠狗:形容像狗一样的流氓,意指无道德的群体。
  • 贾诩:三国时期的谋士,曾为汉贼服务,后投曹操。
  • 汉贼:指那些破坏汉朝的贼寇。

典故解析:

  • :古代圣君,象征着仁政与理想的统治。
  • 贾诩:历史上以智谋著称,诗中提到他是在汉贼未灭之前就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反映出对历史的敏锐观察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擅长以历史为题材作诗,作品多以借古喻今、抒发个人感慨为特点。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表达对现实的关切与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人物与事件,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无奈感。开头提到的“崩奔尧后”,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失去理想的时代,尧帝作为理想国的代表,其崩亡意味着国家的动乱和道德的沦丧。孤儿的形象则象征着无辜者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助与悲惨。接着,“蹠狗成群共肆欺”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无助感,狗群的比喻使得这些无道德的群体更显得卑劣与可恨,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混乱。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贾诩,强调了他在未投曹操之前对历史的清醒认识,显示出历史的重蹈覆辙和人们的无奈选择。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借鉴,传达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颇具讽刺意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崩奔尧后一孤儿:尧帝去世后,国家陷入混乱,孤独无助的孩子象征无辜者。
    2. 蹠狗成群共肆欺:形容无道德群体的猖獗,反映社会的黑暗与混乱。
    3. 贾诩未投曹操日:提到贾诩的选择,暗示历史的复杂与人性的困境。
    4. 自为汉贼已多时:贾诩在未投靠之前就已意识到汉贼问题,显示出历史的无奈与循环。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无道德的群体比作狗,强化了其卑劣形象。
    • 对仗:前后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对历史循环的悲观认识,表达了对无辜者命运的同情。

意象分析:

  • 孤儿:象征无辜者与受害者。
  • :象征社会中的恶劣势力。
  • 贾诩:象征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尧”指代什么?

    • A. 一位诗人
    • B. 古代的圣君
    • C. 三国时期的将领
  2. 诗中“蹠狗”指的是什么?

    • A. 忍者
    • B. 无道的强盗
    • C. 诗人
  3. 贾诩在未投曹操之前的态度是?

    • A. 绝望
    • B. 清醒
    • C. 愚蠢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的诗更侧重于豪情与个体的挣扎,而陈普的《咏史》则更注重历史的反思与社会的批判。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