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有书无异文,有车无异轨。
贝多得旁行,白马来万里。
清轩延高僧,一岁译几纸。
译罢坐焚香,庭章洒寒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有了书籍就不会有不同的文字,有了车子就不会有不同的轨道。贝壳可以在旁边行走,白马从万里之外而来。清幽的书房请来了高僧,一年翻译了几张纸。翻译结束后,坐下来焚香,庭院的水洒落得如寒霜般清冷。
注释:
- 书:指书籍,象征知识。
- 异文:不同的文字或语言,意味着沟通的障碍。
- 车:象征交通工具,代表不同的道路。
- 贝:指贝壳,常用作钱币,意指财富。
- 白马:象征高贵和远道而来的客人。
- 清轩:指清幽的书房或书屋。
- 高僧:指佛教的高僧,象征智慧与教义。
- 焚香:烧香,表示修身养性和对佛教的敬仰。
- 庭章:庭院的水,象征清静和恬淡的生活。
典故解析:
- 高僧:在古代,僧人通常被视为智慧的象征,能够传授知识和教义。
- 焚香:古人焚香以祈求平安、修身养性,代表一种文化氛围和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诗人,擅长古诗,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尤其对佛教文化有独特的理解和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对翻译工作和文化交流的思考之际,表现出他对知识传播和文化统一的重视,以及对高僧的尊敬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对比手法,展示了书籍与语言、交通与道路之间的紧密关系,表达了知识传播的重要性。梅尧臣在诗中提到的“白马”和“高僧”不仅是对文化传承的象征,也反映了他对远道而来的智慧的渴望。诗的最后,焚香和洒水的意象,使整个诗篇浸透着一种宁静与淡泊之感,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内心的清净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既反映了梅尧臣个人的修养,又折射出当时社会对文化和知识传播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书无异文:有书就不会有不同的文字,暗示书籍是沟通的基础。
- 有车无异轨:有车就不会有不同的轨迹,象征着道路的统一性。
- 贝多得旁行:贝壳象征财富,可以在旁边行走,寓意财富的流动。
- 白马来万里:白马从远道而来,象征着高贵与智慧的驾临。
- 清轩延高僧:清幽的书房邀请高僧,表示对知识与智慧的向往。
- 一岁译几纸:一年翻译几张纸,体现了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与不易。
- 译罢坐焚香:翻译结束后静坐焚香,表现出内心的宁静。
- 庭章洒寒水:庭院的水如寒霜般清冷,象征生活的清幽与淡泊。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称的句式,如“有书无异文”和“有车无异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诗中“白马”与“高僧”分别象征着智慧与文化的传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知识传播的重视和对高僧智慧的尊敬,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淡泊生活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知识、智慧的载体。
- 车:交通的象征,代表着思想传播。
- 贝:财富与繁荣的象征。
- 白马:高贵与智慧的象征。
- 高僧:精神与智慧的引导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书籍
B. 白马
C. 高僧
D. 以上都是 -
“有书无异文”意味着什么? A. 书籍重要性
B. 不同的文字
C. 交通工具
D. 文化交流 -
诗的最后一句中“庭章洒寒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安静
C. 忧伤
D. 兴奋
答案:
- D. 以上都是
- A. 书籍重要性
- B. 安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诗歌通常充满豪情,表现出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而梅尧臣的这首诗则更注重内心的平静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梅尧臣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