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再汎南荡,晚花向残,以南吕宫旧谱歌之。》
时间: 2025-01-04 07:37:42意思解释
满江红 再汎南荡,晚花向残,以南吕宫旧谱歌之
作者: 郑文焯 〔清代〕
原文展示:
绀海文漪,荡不尽花意万千。
销魂又断桥西堍,零落歌钿。
白捲酒波双袖雪,绿浮诗梦一船山。
听闹红深处玉箫沉,风露寒。
秋灯外,柔橹边。
载香去,放愁还。
散袜罗馀绮,乱点蘋烟。
吴网难收残霸局,越云犹作丽娃鬟。
剩两三鸥迹,话芳尘,明镜閒。
白话文翻译:
在绀青的海面上,文波荡漾,似乎永远也无法尽尽花的意韵。
令人销魂的断桥在西边的堍岸,歌声零落如钿。
白色的酒波卷起双袖如雪,绿意萦绕着诗梦,仿佛是一船青山。
在热闹的红尘深处,玉箫声渐渐沉寂,寒风与露水交织。
秋灯外,轻柔的橹声在身旁。
载着香气离去,却又带回愁苦。
散落的袜子和绮绣,恍若乱点的蘋烟。
吴地的网难以收回残留的霸气,越地的云彩仍旧如丽娃的发髻。
仅剩下两三只鸥鸟的踪迹,细说着芳尘,镜子里一片闲适。
注释:
- 绀海: 深青色的海。
- 文漪: 文采的波纹,形容海面波光粼粼。
- 销魂: 形容令人心神俱醉。
- 钿: 古代的首饰,象征美好事物的零落。
- 香去,放愁还: 离开美好事物,带回忧愁。
典故解析:
“丽娃鬟”指的是美丽的女子,古文中常用以形容女子的发髻,寓意美丽与柔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文焯(1641-1730),字佩弦,号澹园,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融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郑文焯游历南荡时,正值晚秋,诗中融入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叹与人事之愁,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满江红》以其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打动读者。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如绀海、文漪、酒波等,既展现了南荡的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销魂”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伤感。诗中提到的“断桥西堍”,象征着失落的美好与无法挽回的过去,而“玉箫沉”则暗示了人世间的喧嚣与孤独。整首诗在风露寒的意境中,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与易逝。诗歌的情感基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又夹杂着对人生的深思,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绀海文漪,荡不尽花意万千。
海面如绀青色的绸缎,波光荡漾,似乎永远无法尽尽这万千花意的美好。 -
销魂又断桥西堍,零落歌钿。
令人心醉的美景在西边的断桥,歌声如零落的钿一般消散。 -
白捲酒波双袖雪,绿浮诗梦一船山。
酒波卷起双袖如雪,绿色的诗梦仿佛是一条小船在青山间漂浮。 -
听闹红深处玉箫沉,风露寒。
在热闹的红尘深处,玉箫声渐渐沉寂,只有寒风与露水在空中交融。 -
秋灯外,柔橹边。载香去,放愁还。
秋灯下,轻柔的橹声伴随,香气随行而去,却带回了愁苦。 -
散袜罗馀绮,乱点蘋烟。
散落的袜子和绮绣,恍若乱点的蘋烟,轻盈而又无序。 -
吴网难收残霸局,越云犹作丽娃鬟。
吴地的网难以收回残留的霸气,越地的云彩依旧如丽娃的发髻般美丽。 -
剩两三鸥迹,话芳尘,明镜閒。
仅剩下两三只鸥鸟的踪迹,细说着芳尘,镜子里一片闲适。
修辞手法:
- 比喻: “白捲酒波双袖雪”将酒波比作雪,形象生动。
- 拟人: “玉箫沉”赋予乐器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南荡的美景,表达了对逝去美好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绀海: 象征深邃与神秘。
- 花意: 代表美好与爱情。
- 玉箫: 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 秋灯: 代表时光的流逝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绀海文漪”指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A. 风平浪静的海面
B. 波涛汹涌的海面
C. 文采斐然的海面
D. 深青色波光的海面 -
诗中提到的“断桥”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迷失的爱情
C. 无法挽回的过去
D. 人生的旅程 -
“载香去,放愁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快乐的追求
B. 对忧伤的回忆
C. 对美好的向往
D. 对人生的思考
答案:
- D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郑文焯的《满江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承载着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郑文焯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思索,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郑文焯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