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十 与恽正叔相约同耕南田,十用回韵》
时间: 2025-01-19 16:48: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十 与恽正叔相约同耕南田
作者: 董元恺 〔清代〕
生不逢时,问谁是锐情经术。
只吾尔难医贫病,非关苓术。
田舍艳称十斛麦,封侯且等千株栗。
想人生行乐是西畴,穰穰日。
琴上趣,何劳漆。
花间友,还相匹。
更较晴量雨,焚书掷笔。
二顷好供饘粥费,比邻不羡崇墉密。
但南山北与北山南,相携出。
白话文翻译
人生不如意,谁能说是因为我心中的锐意和学问?
不过,正是你我无法治愈贫困的疾病,和苓术无关。
农田里丰收的十斛小麦,封侯的希望也不过是千株栗树。
想来人生的乐趣在于耕作的田野,丰收的日子充满希望。
在琴上取乐,何必辛苦涂漆?
在花间结友,是否还有相匹的知己?
再说晴天和雨天的比较,何必焚书掷笔?
两顷田地足以供给我们粥饭,比邻而居不羡慕高墙密闭的生活。
只要相携出门,无论南山北山,日子都会过得快乐。
注释
- 锐情经术:指人的才智与情感,锐意进取的思想。
- 苓术:一种中药,象征医治贫困的无能为力。
- 十斛麦:十斛是古代量词,表示丰收的小麦。
- 封侯:古代封赏的爵位,象征着荣华富贵。
- 穰穰日:指丰收的日子,形容生活富足。
- 漆:指漆器的制作,象征着工艺活的辛劳。
- 焚书掷笔:比喻放弃书本与文笔,象征对学术的抛弃。
- 二顷:指耕地的面积,二顷田地足以支撑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元恺,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生活与自然,风格质朴而细腻。他的诗作常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的贫富差距以及农民的艰辛生活。通过与友人恽正叔约定一起耕种南田,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通过与友人共同耕作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全诗构思精巧,情感真挚,既有对人生困境的感慨,也有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生不逢时”引入,直抒心声,表达对时局的不满与无奈,紧接着又通过“田舍艳称十斛麦”展现出一幅丰收的田园画面,体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琴上趣,何劳漆”一句更是道出一种洒脱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然。同时,结尾“但南山北与北山南,相携出”更是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友谊的重要性。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生活的感悟,也是对人情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生不逢时,问谁是锐情经术: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询问谁能理解自己的志向与才华。
- 只吾尔难医贫病,非关苓术:承认自己无法改变贫困的现实,苓术无能为力。
- 田舍艳称十斛麦,封侯且等千株栗:描绘了农村的丰收与对未来的期待。
- 想人生行乐是西畴,穰穰日:强调在丰收的日子中寻找乐趣。
- 琴上趣,何劳漆:指琴上取乐,比起辛劳的手艺更值得追求。
- 花间友,还相匹:在花间结交朋友,享受友谊的乐趣。
- 更较晴量雨,焚书掷笔:比喻生活中对晴雨的关注,抛弃书本的无奈。
- 二顷好供饘粥费,比邻不羡崇墉密:两顷田地足以维持生活,强调简朴与邻里和睦。
- 但南山北与北山南,相携出:无论身处何地,友谊是人生的最大财富。
修辞手法:
- 对比:如“晴量雨”与“焚书掷笔”,形成生活态度的对比。
- 比喻:将人情与自然的丰收相结合,表现内心的渴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谊、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舍:象征着自然与朴素的生活。
- 琴:象征精神的寄托与情感的宣泄。
- 花间:象征友谊与生活的美好。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的画面感,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满江红》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李白
B. 董元恺
C. 白居易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十斛麦”象征什么? A. 荣华富贵
B. 田园丰收
C. 朋友情谊
D. 诗人志向 -
“生不逢时”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慨? A. 友谊
B. 贫困
C. 时局
D. 自然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作,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表达了思乡情感与人生哲思。
诗词对比:
- 《饮酒》(陶渊明)与本诗在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上有相似之处,但陶渊明更强调隐逸与自然的和谐,而董元恺则更注重人际关系的温暖与生活的质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为对《满江红 其十》的全面解析,涵盖了原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互动学习、比较与延伸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