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张杰以龙茶换苏帖
作者: 晁补之
寄茶换字真佳尚,此事人间信亦稀。
它日封厨失双牍,应随痴顾画俱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以茶换字的美好情谊,然而这样的人间佳话却不常见。未来的某一天,我在厨房里失去那两篇字帖,想必会随同我对画作的痴迷而一起飞散。
注释:
- 寄茶换字:用茶叶作为礼物来换取字帖,展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真佳尚:意为真正美好的情谊,值得珍惜。
- 人间信亦稀:指在世间这样的人情意与诚信的事情非常稀少。
- 封厨:指封存或关闭厨房,这里引申为失去使用字帖的机会。
- 双牍:指两篇字帖,可能是指书法作品。
- 痴顾:形容对画作的痴迷与关注。
- 俱飞:形容随同心中的情感一起消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约1055-1125),字子文,号潜溪,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词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晁补之的作品在宋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以词作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中的文人雅士常以茶会友,书法作为文人交往的重要内容。因此,诗中以茶换字的情景不仅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雅趣的生活情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茶”与“字”作为核心意象,展现了文化交流中的一种独特方式。诗人首先表达了以茶换字的美好愿望,这在当时的文人交际中是常见的礼仪,寓意着友谊与尊重。诗中提到这种情谊“人间信亦稀”,显示出对这种关系的珍惜,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人际关系的渴望。
接着,诗人通过想象未来的情境,表达了对字帖的失落感,这里不仅是对物质的惋惜,更是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与留恋。最后一句“应随痴顾画俱飞”,将字帖的失去与对画作的痴迷联系在一起,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深情与对艺术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友谊的赞美,也有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文化气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寄茶换字真佳尚:诗人用茶叶换取字帖,表达了这种情谊的珍贵。
- 此事人间信亦稀:指出这样的人情往来在世间并不常见,强调其宝贵。
- 它日封厨失双牍:展望未来,失去字帖,暗示着对文化遗产的忧虑。
- 应随痴顾画俱飞:表明失去字帖后,诗人对艺术的痴迷会伴随而去,象征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添了韵律美。
- 比喻:通过“茶”与“字”的交换,象征文化交流和人际关系。
- 拟人:将“字帖”与“画作”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文化艺术追求的执着,表现出一种人文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茶:象征友谊与款待,体现出文人间的交往方式。
- 字帖:象征文化传承与个人修养。
- 画:象征艺术的追求与内心的寄托。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反映了他对友谊和艺术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寄茶换字”指的是什么? A. 用茶换取书籍
B. 用茶换取字帖
C. 用茶换取画作
D. 用茶换取金钱 -
“此事人间信亦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谊的珍惜
B. 对金钱的渴望
C. 对名利的追求
D. 对生活的无奈 -
诗中的“失双牍”意味着什么? A. 失去书法作品
B. 失去朋友
C. 失去财富
D. 失去时间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展现了对友谊和情感的珍视。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现了对人生和艺术的深入思考。
诗词对比:
- 晁补之的《张杰以龙茶换苏帖》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前者侧重于人际关系和艺术交流,后者则是对亲情的思念和忧虑。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但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晁补之传》
这些书籍和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理解晁补之的创作背景和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