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修禊水绘庵分赋》

时间: 2025-01-01 17:47:15

和风荡林樾,霁色摇春岑。

入门洒飞泉,映水啼幽禽。

花竹日淡沱,烟景何清深。

节序一以佳,矧遘瑶华音。

握兰正婉娩,折柳嗟侵寻。

且漱溪边石,一听丘中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巳修禊水绘庵分赋
和风荡林樾,霁色摇春岑。
入门洒飞泉,映水啼幽禽。
花竹日淡沱,烟景何清深。
节序一以佳,矧遘瑶华音。
握兰正婉娩,折柳嗟侵寻。
且漱溪边石,一听丘中琴。

白话文翻译

在和煦的春风中,树林的影子轻轻摇曳,春天的晴朗景色在山巅上荡漾。走进门口,一股飞泉的水流洒落下来,水面上映出幽鸟的啼鸣。花竹在阳光下显得清淡而模糊,烟景显得格外清新深邃。此时节的美好,正是良辰美景,更何况还听到了如瑶华般的音乐。手握兰花,正如那婉转的音调,而折柳则是因思念而感叹。且在溪边的石上漱口,听丘中的琴声轻轻回响。

注释

  • 和风:温暖的春风。
  • 荡林樾:摇曳的树影。
  • 霁色:晴朗的天空。
  • 洒飞泉:飞溅的泉水。
  • 幽禽:指那些栖息在幽静之处的鸟。
  • 淡沱:形容花竹在阳光下呈现出淡淡的色彩。
  • 节序:节令、季节。
  • 瑶华音:比喻优美的音乐。

典故解析

“修禊”是指古代在特定节日举行的洗浴活动,通常与春天的到来有关。“上巳”是指农历三月初三,古人这天会进行春游、洗浴及其他文娱活动。诗中表现的春日景色和活动正是这一节日的体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冒嘉穗,清代诗人,生于1711年,卒于1777年。其诗风受王士禛影响,擅长描绘自然山水,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写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天的上巳节,诗人借此佳节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诗中流露出淡淡的愁思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自然风光和节日的氛围,诗人在和风中感受到春的气息,清新的水流伴随着鸟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境界。诗句中“握兰正婉娩,折柳嗟侵寻”,不仅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暗含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思念,情感细腻而真挚。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赋予了春日的景色丰富的情感内涵。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能够感受到那春风拂面的温暖、泉水叮咚的悦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和风荡林樾:描绘春风轻拂,树影摇曳的景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2. 霁色摇春岑:晴空映照下的山峦,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
  3. 入门洒飞泉:走进门就能看到飞泉洒落,水流清澈,显现出自然的活力。
  4. 映水啼幽禽:水面映照出鸟儿的啼鸣,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5. 花竹日淡沱:花和竹子在阳光下显得柔和、朦胧,色彩淡雅。
  6. 烟景何清深:烟雾缭绕的景色显得格外清幽深邃。
  7. 节序一以佳:春季的美好时光,恰如其分。
  8. 矧遘瑶华音:更有如瑶华般的音乐声,让人陶醉。
  9. 握兰正婉娩:手握兰花,宛如那优美的旋律。
  10. 折柳嗟侵寻:折柳感叹,表达思念之情。
  11. 且漱溪边石:在溪边的石头上漱口,闲适自得。
  12. 一听丘中琴:远处传来琴声,增添了诗的韵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瑶华音”比喻音乐的优美,增强了意象的感染力。
  • 对仗:如“握兰正婉娩,折柳嗟侵寻”,对称工整,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啼幽禽”,使画面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情感充沛,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和风:象征温暖、友好。
  2. 飞泉:象征清新、活力。
  3. 幽禽: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4. 兰花:象征高雅、纯洁。
  5. :象征柔情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上巳节
    • B. 端午节
    • C. 中秋节
  2. 填空题:诗中“握兰正__”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细腻描写。

  3.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景色主要是春天的山水风光。 (对/错)

答案

  1. A
  2. 婉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游园不值》——叶绍翁

诗词对比

《春晓》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晨起时的宁静与美丽;而《上巳修禊水绘庵分赋》则通过节日活动来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欢乐。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但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背景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