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水居可楼
黄叶孤楼拥,沿流约略通。
言寻高子宅,直到可楼中。
塔影当窗落,山光入座空。
低徊频倚望,葭露思何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孤独的楼阁,四周被黄叶包围,楼阁旁边的水流缓缓流过。诗人提到要访问一位朋友,最终来到了这座楼中。楼窗外,塔的影子斜斜地投射进来,山的光影在空荡荡的座位上流淌。诗人常常靠在窗边眺望,心中对芦苇露水的思绪无尽无穷。
注释:
- 黄叶:指秋天落下的树叶,象征着孤独和凋零。
- 孤楼:指一座独立的楼房,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
- 高子:指朋友,可能是诗人向往的隐逸生活。
- 塔影:可能指附近寺庙的塔,带有宗教意味。
- 葭露:指芦苇上的露水,暗示诗人的惆怅和思考。
典故解析:
“高子”可能是指唐代著名隐士高适,代表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塔影”则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佛教思想和宁静的境界。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唐文澜,清代诗人,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细节。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时,社会动荡,诗人可能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借此诗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孤楼”作为发端,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诗人通过描写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黄叶”与“孤楼”的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而“塔影当窗落,山光入座空”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仿佛在这种景象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最后一句“低徊频倚望,葭露思何穷”,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诗人无尽的思绪与情感,令人深思。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现出深邃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黄叶孤楼拥”:描绘了楼阁孤立于秋天的黄叶之中,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沿流约略通”:水流缓缓流过,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言寻高子宅”:提到要去拜访朋友,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直到可楼中”:最终抵达这座楼,暗示着一种期盼与实现。
- “塔影当窗落”:外面的塔影投射进来,形成一种意境。
- “山光入座空”:山的光影映入空荡荡的座位,暗示对生命的感慨。
- “低徊频倚望”:诗人常常倚靠在窗边,表现出思考的状态。
- “葭露思何穷”:最后一句展示了无尽的思索与情感的延续。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塔影”比喻了孤独。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着和谐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 黄叶: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秋天的孤独。
- 孤楼:代表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 塔影:暗示着宗教的宁静与超脱。
- 山光: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子”指的是: A. 一位朋友
B. 一位诗人
C. 一座高楼 -
“塔影当窗落”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寂静
B. 光明
C. 迷惑 -
诗人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尽的思考
C. 厌倦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杜甫的诗作,描绘秋天的景象及人生感慨。
诗词对比:
- 唐文澜的《登水居可楼》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皆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