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跨鹤台有怀 其二》
时间: 2025-01-14 14:18: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登跨鹤台有怀 其二
作者: 韩淲 〔宋代〕
西风吹我上危台,
鹤驾仙人跨海来。
虽少菊花犹破帽,
既多枫落合倾罍。
玉溪净泻秋容淡,
灵岫森罗夕照开。
老去悲伤易如许,人心何苦自崔嵬。
白话文翻译
在西风的吹拂下,我登上了高高的台阶,
仿佛仙人乘鹤而来,跨越海洋。
虽然菊花不多,但仍然可以破开我的帽子,
而满地的枫叶则倾斜着倾倒在酒杯里。
清澈的玉溪在秋天的宁静中缓缓流淌,
山峦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苍翠而开阔。
年老时的悲伤如此容易,
人心何必如此苦闷而崔嵬。
注释
- 西风:指秋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危台:高台,特指登高望远之处。
- 鹤驾:鹤的驾驭,指仙人乘鹤而来,寓意高洁与超脱。
- 菊花:菊花常与重阳节相关,象征长寿与坚韧。
- 倾罍:古代酒器,此处指酒杯,寓意饮酒作乐。
- 玉溪:清澈的溪水,象征自然之美。
- 灵岫:灵动的山峦,表现自然景色的壮丽。
- 崔嵬:高耸,形容人心的沉重和复杂。
典故解析
- 九日:指重阳节,为登高赏菊之时,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 鹤:在中国文化中,鹤通常象征长寿与仙境,是高人逸士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淲(生于1081年,卒于1135年),字仲明,号青山,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婉丽的诗风著称。其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善于运用典故和意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感慨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九日登跨鹤台有怀 其二》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通过描绘登高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诗的开头以“西风吹我上危台”引入,展现出一种孤高的姿态,诗人似乎在高处俯视世间,心中涌动着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到“鹤驾仙人跨海来”,这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还寓意着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
“虽少菊花犹破帽,既多枫落合倾罍”,这里的菊花和枫叶形成鲜明对比,菊花象征着长寿与坚韧,而枫叶则代表着易逝的美好。诗人在此抒发出对年华易逝的无奈与感伤。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秋天的宁静景象,清澈的溪水与山峦的辉映,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
最后两句“老去悲伤易如许,人心何苦自崔嵬”,直接道出人生的悲伤与困惑,表达了对人心复杂与苦闷的感慨,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风吹我上危台:西风象征着秋天,诗人借此描绘自己在高处的孤独感。
- 鹤驾仙人跨海来:以鹤的形象引入仙人,体现诗人对超脱与理想的向往。
- 虽少菊花犹破帽:即使菊花不多,仍然能使人感受到节日的气氛,表现出生命的坚韧。
- 既多枫落合倾罍:枫叶纷纷落下,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美好的逝去。
- 玉溪净泻秋容淡:溪水清澈,表现出秋天的宁静与恬淡。
- 灵岫森罗夕照开:夕阳照耀下的山峦,展现出自然的美丽与庄重。
- 老去悲伤易如许:随着年岁的增长,伤感与思考愈加明显。
- 人心何苦自崔嵬:人心的复杂与苦恼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无需如此纠结。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鹤驾仙人”比喻理想的追求,增加了诗的意象美。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均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菊花与枫叶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理想的追求。诗人在高处独自思索,感受人生的悲欢离合,最终也反映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表现时间流逝与季节变化。
- 菊花:象征坚韧与长寿。
- 枫叶:象征美好与易逝。
- 玉溪:象征清澈与宁静。
- 灵岫: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鹤驾仙人”主要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超脱与理想
- C. 友情的珍贵
-
“虽少菊花犹破帽”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生命坚韧的赞美
- C. 对离别的伤感
-
诗中提到的“老去悲伤易如许”反映了什么?
- A. 人生的复杂性
- B. 对亲情的思念
-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1-B,2-B,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杜甫更多地关注社会和历史的沉重,而韩淲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色,但王维更注重宁静的氛围和内心的平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诗经与汉乐府》
以上内容为《九日登跨鹤台有怀 其二》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