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春》

时间: 2025-01-08 00:32:06

数椽茅屋接松杉。

晴风明翠岚。

碧林深处夕阳衔。

依依春色酣。

城市远,水云涵。

终朝送客帆。

只怜病骨似眠蚕。

轻寒怯茜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数椽茅屋接松杉。晴风明翠岚。碧林深处夕阳衔。依依春色酣。城市远,水云涵。终朝送客帆。只怜病骨似眠蚕。轻寒怯茜衫。

白话文翻译:

几间茅屋紧邻松杉,晴天的微风拂过,山岚明澈而翠绿。碧绿的树林深处,夕阳在低垂。春色如醉,令人留恋。城市遥远,水面上云雾缭绕。整天送走友人乘船离去。只怜我这病弱的身体,如同沉睡的蚕,微寒中畏惧着薄衫。

注释:

  • 数椽:几间,形容房屋不多。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子,通常比较简陋。
  • 松杉:松树和杉树,常见的高大树木,象征坚韧。
  • 晴风:晴朗的天气里吹来的风。
  • 明翠岚:明亮的翠色山岚,形容自然的美丽。
  • 依依:形容依恋的样子,留恋。
  • 春色酣:春天的色彩如醉般美丽。
  • 病骨:指身体虚弱。
  • 眠蚕:形容病弱无力。
  • 轻寒:微寒。
  • 怯茜衫:指薄的红色衣衫,因寒冷而感到畏惧。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描绘的自然景象和抒发的情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阮恩滦,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作品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他的诗作常有感伤之情,反映个人的情感经历与社会环境的变化。

创作背景:

《碧桃春》创作于清代,这一时期,文人对自然的追求与对生活的反思愈发明显。诗人在春天的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生机与美好,同时也隐含着对自身病弱的无奈和对春天的留恋。

诗歌鉴赏:

《碧桃春》是一首极具春日气息的山水田园诗,诗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慨。开篇以“数椽茅屋接松杉”描绘出一种恬静的田园生活,接着以“晴风明翠岚”展现出春日的明媚和清新。诗人将春天的美景与自身的病弱对比,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苦短的感慨。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生机,又有内心的柔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轻寒怯茜衫”更是将这种思考升华,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身弱小无力的无奈,充满了深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数椽茅屋接松杉”:几间茅屋与松杉相连,营造出一幅静谧的田园图景。
    • “晴风明翠岚”:晴日的微风与明亮的山岚,表现出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 “碧林深处夕阳衔”:在碧绿的树林深处,夕阳缓缓落下,渲染出柔和的春色。
    • “依依春色酣”:春色如醉,令人陶醉留恋。
    • “城市远,水云涵”:城市远离,水面上云雾缭绕,增添了一份遥远与孤独的感觉。
    • “终朝送客帆”:整天送别友人,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 “只怜病骨似眠蚕”:只可怜自己病弱的身体,如同沉睡的蚕,表达了无奈与脆弱。
    • “轻寒怯茜衫”:微寒的天气让薄衫显得无力,突显出对生命的脆弱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病骨似眠蚕”将自身的虚弱与沉睡的蚕相比较,表现出无奈。
    • 对仗:如“城市远,水云涵”,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在“春色酣”中,将春色赋予了人的特征,表现出春天的生动。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和自身的脆弱,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情的细腻感受。

意象分析:

  • 茅屋:象征简朴与自然的生活。
  • 松杉:象征坚韧与长久,代表着自然的力量。
  • 春色:象征生命与希望,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
  • 水云:象征着遥远与孤独,反映出诗人的情感状态。
  • 病骨:象征脆弱与无奈,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哪个季节的?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D. 冬天

  2. “只怜病骨似眠蚕”中“蚕”用来比喻什么? A. 生命力强
    B. 无奈与脆弱
    C. 美丽
    D. 努力

  3. 诗中提到的“城市远,水云涵”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伤
    D. 兴奋

答案

  1. B. 春天
  2. B. 无奈与脆弱
  3.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碧桃春》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强调思乡之情,而后者则着重于春天的景色与内心的脆弱。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阮恩滦的《碧桃春》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对比。

参考资料:

  • 《清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阮恩滦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