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秘丞灯夕韵四首》

时间: 2024-09-19 21:24:38

公丞赤地饥荒后,一念通天立致和。

永日庭中私谒少,丰年陌上醉人多。

更生昔忝陪藜杖,臣甫今宁想玉珂。

益郡乐歌何足拟,要书善政续归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公丞赤地饥荒后,一念通天立致和。
永日庭中私谒少,丰年陌上醉人多。
更生昔忝陪藜杖,臣甫今宁想玉珂。
益郡乐歌何足拟,要书善政续归禾。

白话文翻译:

在饥荒过后,公丞在赤地上得到了安慰,心中一念通达,便与人和谐相处。
在漫长的日子中,庭院里私下的拜访少了,丰收的年头,田间醉酒的人却增多。
我更生曾因陪伴老者而感到受宠,如今我宁愿想念那玉制的珂(一种乐器)。
益郡的乐歌何足以相提并论,我更希望能写下善政,让稻禾再续丰收。

注释:

  • 公丞:指的是官职,特指公职人员。
  • 赤地:指干旱的土地。
  • 一念通天:一念之间就能通达天意,指心境的开阔。
  • 藜杖:藜杖是指用藜草制成的拐杖,通常指代年长者。
  • 玉珂:一种古代乐器,象征高雅和美好。
  • 益郡:指的是益州,古时的一个地名,代表着丰饶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世昌,号梦得,宋代著名的词人、诗人,生活于南宋时期。他的诗词风格以豪放、深沉著称,常常关心国家和民生,作品涉及政治、军事、历史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民生苦难之时。诗人通过描写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出对时代的感慨与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善政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抒情,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望。开头两句描绘了经历饥荒后的内心变化,表现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接着,诗人通过日常场景的描绘,表现社会的变化与人们的心态,反映出在丰年中人们的欢愉与自得。末尾两句则从个人的情感延展到对社会的关怀,表达了希望通过善政来延续丰收的愿望,彰显了诗人对国家与民生的责任感。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既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广阔的视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公丞赤地饥荒后:描述了在饥荒之后,公职人员的生活状态,暗示社会的困境。
  2. 一念通天立致和: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对生活的领悟,心境的平和。
  3. 永日庭中私谒少:长时间的孤独,使得私下的拜访变得稀少。
  4. 丰年陌上醉人多:丰收的年份,田野上醉酒的人增多,体现出人们的欢愉。
  5. 更生昔忝陪藜杖:回忆过去陪伴老者的经历,带有怀旧情感。
  6. 臣甫今宁想玉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宁愿想念乐器的美好。
  7. 益郡乐歌何足拟:对益郡的乐歌表示不满,认为其不足以与自己的理想相提并论。
  8. 要书善政续归禾:期望能够通过良好的治理来恢复丰收。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赤地”与“丰年”,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乐歌比作治理的标准,展示了诗人的理想。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描述,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怀,表现了诗人希望通过善政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繁荣的愿望,体现了深厚的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 赤地:象征着艰难与困苦的生活环境。
  • 丰年:代表着希望与幸福的生活状态。
  • 藜杖: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对往昔的怀念。
  • 玉珂:象征着美好、高雅的生活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公丞在饥荒后感到什么? A. 悲伤
    B. 平和
    C. 愤怒
    D. 无奈

  2. 诗中提到的“藜杖”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友谊
    C. 年龄与经历
    D. 战争

  3. 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A. 个人的享乐
    B. 社会的繁荣
    C. 诗人的孤独
    D. 对往昔的怀念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刘克庄杜甫在关心国家与民生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刘克庄更强调个人的感受和对未来的希望,而杜甫则更多描写现实的苦难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