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皎皎岩下泉,无人还自洁。不用比三星,清光同一月。
白话文翻译:
这泉水在岩石下清澈明亮,虽然没有人来打理,它依然保持着洁净。与其用三星的光辉来比拟,不如说它的清澈如同一轮明月。
注释:
- 皎皎:形容水清澈明亮。
- 岩下:岩石下面,指泉水的来源。
- 无人与自洁:没有人去打理,泉水却依然洁净,彰显出自然的纯净。
- 比三星:三星指的是天空中的三颗明亮的星星,作比较。
- 同一月:同样的明亮程度与一轮明月相同。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没有特别复杂的典故,但提到的“三星”和“月”都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和哲学有一定的联系,常用于描绘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且擅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篇《卢山五咏 三泉》是苏轼在卢山游玩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清澈泉水的喜爱。这首诗反映了他在自然中感悟到的宁静与纯净。
诗歌鉴赏:
《卢山五咏 三泉》是一首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诗。诗中描绘的泉水在岩石下清澈见底,既传达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诗人对人性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诗的开头“皎皎岩下泉”用“皎皎”一词生动地描绘出泉水的清澈,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无人还自洁”则说明了自然的自我维持与和谐,强调了泉水的纯净与自然之美不依赖于人为的干预。
而后两句“不用比三星,清光同一月”则通过比喻手法,将泉水的清澈与明月的光辉相提并论,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美的无与伦比。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表明了自然的力量和美丽是超越于人为的事物之上的。同时,诗中的意象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闲适,仿佛置身于清幽的山水之间,令人心境开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皎皎岩下泉:描绘泉水的清澈,岩石下的泉水闪耀着光芒。
- 无人还自洁:泉水虽然没有人来清理,依然保持洁净,表现出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
- 不用比三星:作者认为泉水的清澈不需要用三颗星星的光辉来比较,突显泉水的独特。
- 清光同一月:泉水的光辉与明月相同,强调了其纯净和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泉水的清澈比作明月光辉,展现出自然的美。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强调泉水的独特之处,表明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自然的纯净与独立于人为因素的存在,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泉水:象征着纯洁、自然与生命力。
- 岩石:代表着坚固与不变,形成对照。
- 明月:常常象征着高洁、清明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皎皎”主要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明亮
- B. 深邃
- C. 阴暗
- D. 嘈杂
-
诗中提到的“清光同一月”意指:
- A. 与星星相比
- B. 与明月相同
- C. 与太阳相同
- D. 与风相同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通过诗人对景色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月下独酌》:李白通过饮酒来表达孤独与对月的思考,与苏轼的自然之美形成对比,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