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华氏延绿阁赠海初前辈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2:48:52

乞还初服返巾车,为欲名山补读书。

垂柳当门陶令宅,浣花临水杜陵居。

千竿竹翠抽新笋,半亩苔阴摘晚蔬。

寄语南阳诸父老,使君无事自携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乞还初服返巾车,为欲名山补读书。
垂柳当门陶令宅,浣花临水杜陵居。
千竿竹翠抽新笋,半亩苔阴摘晚蔬。
寄语南阳诸父老,使君无事自携锄。

白话文翻译

我恳求您将我早年的衣服和车子归还,是为了能在名山大川中继续读书。
垂柳在门前摇曳,正是陶渊明的住所;浣花溪水旁,是杜甫的故居。
千竿竹子青翠欲滴,正抽出新笋;半亩苔藓阴凉之地,摘取晚上的蔬菜。
我想寄语南阳的父老乡亲,让他们的官员在无事时也能自己携带锄头,务农耕作。

注释

  • 乞还:请求归还。
  • 初服:指早年的衣服。
  • 巾车:指一种车,古代文人常用。
  • 名山:著名的山,象征读书求学之地。
  • 陶令:陶渊明,隐居生活的象征。
  • 杜陵:杜甫的居所,代表着诗人。
  • 千竿竹翠:描绘竹子的生机。
  • 苔阴:长满苔藓的阴凉地。
  • 诸父老:南阳的长者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世忠,清代诗人,因其诗作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被誉为“田园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乡村生活,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王世忠对自然与读书生活的向往之际,表达了他对名山大川的热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与田园生活之间的挣扎和思考。

诗歌鉴赏

王世忠的《游华氏延绿阁赠海初前辈四首 其二》以清新的意象,深情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读书生活的渴望。诗的开篇即以“乞还初服返巾车”开头,表露了诗人请求归还昔日的衣物与交通工具,象征着对过往求学时光的怀念。这种怀旧情绪贯穿全诗,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着,诗人描绘了“垂柳当门陶令宅,浣花临水杜陵居”,通过对陶渊明与杜甫的提及,诗人将自己与这两位伟大诗人相联系,表达出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向往之情。他们的居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诗人心灵的归宿。

“千竿竹翠抽新笋,半亩苔阴摘晚蔬”,这些自然的描写使得诗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寄语南阳诸父老,使君无事自携锄”则是一种对乡土的关怀和对务农生活的美好期盼,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与乡村之间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乡村田园的热爱,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乞还初服返巾车:请求归还早年所用的衣物和车,表露对往事的怀念。
  2. 为欲名山补读书:为了能在名山大川中继续学习,反映出对知识的渴望。
  3. 垂柳当门陶令宅:垂柳在门前,暗指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寓意对田园的向往。
  4. 浣花临水杜陵居:浣花溪边,杜甫的住所,表达对诗人生活的向往。
  5. 千竿竹翠抽新笋:竹子生机勃勃,象征自然的生命力。
  6. 半亩苔阴摘晚蔬:描绘在阴凉处采摘蔬菜的情景,展现田园生活的恬静。
  7. 寄语南阳诸父老:向南阳的长者们传达心声,体现对故乡的关怀。
  8. 使君无事自携锄:希望地方官员在闲暇时也参与农业劳动,倡导一种务实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情进行对比,增加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千竿竹翠”和“半亩苔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拟人:通过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读书求学的渴望、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父老的关心,展现了一种恬淡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初服:象征着年轻时的求学与纯真。
  • 名山:代表着理想的求知之地。
  • 垂柳、浣花:自然意象,象征着诗人渴望的田园生活。
  • 竹、苔:生机与宁静的象征,反映出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请求归还什么物品?

    • A. 书籍
    • B. 初服和巾车
    • C. 田园
  2. 诗中提到的陶令指的是谁?

    • A. 陶渊明
    • B. 杜甫
    • C. 王世忠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 A. 让官员参与农业劳动
    • B. 鼓励读书
    • C. 追忆往事

答案:1-B, 2-A,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王世忠与陶渊明的诗作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王世忠的作品更加强调与故乡的情感联系,而陶渊明则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对自然的赞美。两者在风格上均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陶渊明与田园诗研究》
  • 《王世忠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