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逢张二南史》

时间: 2024-09-19 21:53:22

全家宛陵客,文雅世难逢。

寄食年将老,干时计未从。

秋来句曲水,雨后敬亭峰。

西北长安远,登临恨几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全家宛陵客,文雅世难逢。
寄食年将老,干时计未从。
秋来句曲水,雨后敬亭峰。
西北长安远,登临恨几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宣城遇到朋友张二南的情景。作者感叹道,宛陵的客人(如张二南)是多么难得一见。在人生的晚年,虽然寄居在他人之处,但却无能为力,无法实现理想。到了秋天,曲水流觞的美景映入眼帘,雨后的敬亭峰显得更加迷人。然而,长安在西北,路途遥远,登上高处时,心中充满了几多惆怅与遗憾。


注释

  • 宛陵:指的是今安徽宣城,是一个山水秀丽的地方。
  • 寄食:借住在他人家中,意指生活的依赖与无奈。
  • 年将老:年纪渐渐增大,暗示人生的无常。
  • 干时计未从:指的是未能实现自己的计划和理想。
  • 句曲水:指曲折流动的水,常用于描绘秋天的美景。
  • 敬亭峰:是宣城著名的山峰,因雨后景色尤为动人。
  • 长安:古都长安,现今的西安,象征着遥远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耿湋(约766年-约836年),字子游,号石田,唐代诗人。他生于宛陵(今安徽宣城),以诗名扬于世。耿湋的诗风简练而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地方特色。

创作背景

《宣城逢张二南史》是耿湋在晚年与朋友相聚时写的诗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珍视和人生的感慨。此时,诗人已步入老年,生活中充满了对往昔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耿湋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惜。首句“全家宛陵客,文雅世难逢”点明了作者对张二南的赞美,宛陵的客人既是对朋友身份的认可,也是对其品德的赞扬。紧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老年的无奈,寄居于他人之地,心中未能实现的理想如影随形,令人感叹。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秋日的美景,句曲水与敬亭峰的描写生动形象,展现出自然的迷人之处。然而,长安的遥远使得诗人心中充满了惆怅与遗憾,形成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从整体来看,诗中既有对友人的感激,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悟,充分展现了耿湋的诗人情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和谐美好的画面,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全家宛陵客:提及宛陵的客人,表达对友人的敬重。
  2. 文雅世难逢:强调张二南的文雅品质是世间难得的。
  3. 寄食年将老:暗示生活的无奈,年纪渐长,寄居于人。
  4. 干时计未从:感叹理想未能实现,人生的计划和目标未达成。
  5. 秋来句曲水: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色,曲水增加了诗意。
  6. 雨后敬亭峰:细腻地描绘雨后山峰的美丽,增添了情感色彩。
  7. 西北长安远:长安象征着梦想与远方,表明追求的艰难。
  8. 登临恨几重:表达对人生遗憾的深切感受,层层叠叠的惆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全家宛陵客,文雅世难逢”,展现对称与和谐。
  • 比喻:将长安比作遥不可及的理想,寓意深远。
  • 意象:通过秋水和敬亭峰的意象,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谊与人生,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惋惜。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宛陵:象征着美好的人际关系与友谊。
  • 秋水:代表着恬静与思考,秋季的景色引发感慨。
  • 敬亭峰: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度,雨后更显得清新亮丽。
  • 长安:象征着远方的理想与追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耿湋的《宣城逢张二南史》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友情与人生的无奈
    • B. 自然的美丽
    • C. 对长安的向往
    • D. 对秋天的赞美
  2. 填空题:诗中“全家宛陵客,文雅世难逢”表达了对_____的赞美。

  3. 判断题:这首诗的情感主要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

答案

  1. A
  2. 张二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诗人对友谊与孤独的思考。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描写了友情与离别情感的诗篇。

诗词对比

  • 对比作品:李白与耿湋的诗作。
  • 解读:李白的作品多表现豪放与洒脱,而耿湋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人生的感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风格,展现了唐诗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耿湋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