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芦花动
作者: 耿湋 〔唐代〕
连素穗,翻秋气,
细节疏茎任长吹。
共作月中声,
孤舟发乡思。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秋风吹动了芦花的白穗,带来了清冷的秋意。细细的茎叶在风中随意摇摆。它们共同发出轻柔的声音,似乎在月光下诉说着我的乡愁,孤独的舟行让我更加思念家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连素穗:连:连接;素穗:白色的芦花穗。这里指一片芦花成片的景象。
- 翻秋气:翻:翻动;秋气:秋天的气息。描绘了秋风的景象。
- 细节疏茎:细节:细小的部分;疏茎:稀疏的茎。在这里指细小的芦苇茎。
- 共作月中声:共作:一起发出;月中声:月光下的声音,指芦花在风中的声音。
- 孤舟发乡思:孤舟:孤独的小船;发:发出,产生;乡思:对故乡的思念。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其描绘的秋天和孤舟景象常常出现在古诗中,寓意着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耿湋,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在诗歌创作上以清丽的风格著称,常描绘自然景物,融情于景,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诗作写于秋天,诗人可能身处河边或湖泊上,乘舟而行,耳边是秋风拂动芦花的声音,触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芦花动》以芦花为引子,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乡愁。开篇的“连素穗,翻秋气”通过视觉与听觉并用,营造出了一种秋风萧瑟、芦花摇曳的画面。诗中“细节疏茎任长吹”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细长的芦苇在秋风中轻轻摆动的情景。
而后“共作月中声”,则是诗人对自然的感悟,芦花发出的声音似乎与月光相呼应,这不仅是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暗示着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最后一句“孤舟发乡思”,是情感的升华,孤独的小舟在水中漂流,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浓烈,这种孤独感与对家乡的眷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秋景图。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深厚的乡愁,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诗人独特的性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连素穗,翻秋气:描绘了一片白色芦花在秋风中摇曳的景象,表明秋天气息的到来。
- 细节疏茎任长吹:细致的芦苇茎在风中自由地摇摆,展现出自然的随意与灵动。
- 共作月中声:芦花在月光下发出的声音,象征着自然与人心的共鸣,创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孤舟发乡思:孤独的小舟在水面行驶,激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由此深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芦花的声响比作思乡之情,形象地表达了内心感受。
- 拟人:赋予芦花以声音,使自然界与人类情感相连接。
- 对仗:每两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孤独与渴望归属的情感,表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芦花:象征清秋,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是乡愁的载体。
- 孤舟:象征孤独和漂泊,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连素穗”是指什么? A. 白色的芦花
B. 绿色的树木
C. 蓝色的天空 -
“孤舟发乡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失落和思念
C. 冷漠 -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 A. 描绘晨曦
B. 表达乡愁
C. 赞美爱情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头》 by 李白
- 《静夜思》 by 李白
- 《秋夕》 by 杜甫
诗词对比
《夜泊牛头》与《芦花动》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加强调夜晚的寂寞与孤独,而《芦花动》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新的秋意与柔和的思乡情。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丰富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