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春感》
时间: 2025-01-19 15:48: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丁亥春感》
作者: 林荐 〔明代〕
石羊城下越王宫,
天尽东南浪拍空。
万顷可怜春饮马,
重关不见士弯弓。
威仪有日过三辅,
草木何人借八公。
寒食古台新雨后,
断笳零乱起悲风。
白话文翻译:
在石羊城下的越王宫,
东南的浪潮拍打着天空。
万顷的草原可怜得让人想为马儿饮水,
重关之地却看不到士兵拉弓。
曾经的威仪有一天会超越三辅,
如今草木何人能借八公的威风?
寒食节的古台在新雨之后,
断断续续的笳声在悲风中响起。
注释:
字词注释:
- 石羊城:地名,指的是古代的一座城池。
- 越王宫:指的是越国国君的宫殿。
- 万顷:形容广阔的水面或草地。
- 重关:重重的关口,指重要的防守地点。
- 三辅:指的是古代京城周围的地区,象征着权力中心。
- 八公:指的是古代的名将或权贵。
- 寒食:指的是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
- 笳:一种古代的乐器,常与悲伤的情感相关。
典故解析:
- 越王宫:提到越王的宫殿,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衰落。
- 三辅:指的是东汉时期的都城,代表着权力与荣耀。
- 八公:指代古代的英雄人物,体现了对历史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荐,明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作品常表达对时事的感慨而受到关注。其诗风沉稳,富有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忧虑与对历史的反思,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诗歌鉴赏:
《丁亥春感》是一首饱含历史感和人生感慨的诗作。诗中以越王宫为背景,揭示了历史的兴衰变迁。开头两句,诗人通过描绘东南的浪潮,表明了大自然的无情与历史的悠久,暗示着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力。接下来的“万顷可怜春饮马”,则通过春天的生机与马匹的饮水,表现了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重关不见士弯弓”,这句展现了国家的衰落与士兵的不在,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唏嘘。
诗中提到“威仪有日过三辅”,则让人感受到对往日辉煌的眷恋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以“寒食古台新雨后”收尾,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气氛,笳声的断断续续更是映衬了诗人内心的悲凉。整首诗在意象上富有层次,情感上充满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羊城下越王宫:描绘了历史遗址,暗示过去的辉煌。
- 天尽东南浪拍空:表现大自然的力量,象征历史的无情。
- 万顷可怜春饮马:春天的生机与草原的广阔,暗示生机与希望。
- 重关不见士弯弓:突显国家的衰落,士兵的缺席令人忧虑。
- 威仪有日过三辅:感慨曾经的威武气概,现已不再。
- 草木何人借八公:自问如今的英雄何在,历史的落寞感。
- 寒食古台新雨后:营造出清新但又略显悲凉的氛围。
- 断笳零乱起悲风:音乐与风声交织,传达内心的哀伤。
修辞手法:
- 对比:如“春饮马”与“士弯弓”的对比,展现生机与衰退的鲜明对立。
- 意象:通过“寒食”“笳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往日辉煌的怀念,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羊城:象征古老的历史,代表过去的辉煌。
- 越王宫:代表权力与荣耀,但也是衰落的象征。
- 春饮马:象征生机勃勃的春天,寄托了希望。
- 重关:象征国家的防御与安全,但却反映了士兵的缺失。
- 寒食古台:代表传统文化的沉淀与人们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石羊城”指的是哪个历史遗址?
A. 越王宫
B. 长城
C. 兵马俑
D. 颐和园 -
“万顷可怜春饮马”中“万顷”指的是:
A. 一片荒凉
B. 广阔的草原
C. 深邃的湖泊
D. 崎岖的山岭 -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日,主要是为了纪念谁?
A. 孔子
B. 介之推
C. 李白
D. 杜甫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天与现实的对比。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忧虑。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林荐的《丁亥春感》在情感表达上形成对比,前者豪放而充满生机,后者则沉郁而思考历史的沉重。两首诗通过不同的意象与情感,分别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不同理解与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清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林荐诗词研究》
- 《历史与诗歌:从古至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