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庙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7 10:21:47

绣幔烟沉铁面寒,冲冠馀怒尚桓桓。

戴天定不偕阿荦,斫地还应灭贺兰。

万古岁时尊俎豆,九幽灵爽托筳篿。

即今灯火倾城市,彩绘旌旗彻夜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绣幔烟沉铁面寒,
冲冠馀怒尚桓桓。
戴天定不偕阿荦,
斫地还应灭贺兰。
万古岁时尊俎豆,
九幽灵爽托筳篿。
即今灯火倾城市,
彩绘旌旗彻夜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愤怒的英雄形象,面对严寒的铁面和浓烟的绣幔,内心的愤怒依旧如火。誓言不与叛国者同生共死,甚至要斩断贺兰山的根基。无论历史如何变迁,祭品与酒宴始终在延续。而如今,灯火辉煌的城市中,彩旗飘扬,热闹的场景一夜未息。

注释

  • 绣幔:指装饰华丽的帷幕,象征着富贵与奢华。
  • 铁面寒:形容面容冷峻,意指心境的严酷。
  • 冲冠馀怒:冲天的怒气,形容极度愤怒。
  • 阿荦:古代传说中的鬼怪,象征叛国的邪恶。
  • 贺兰:贺兰山,古代的名山,同时也象征着阻碍。
  • 万古岁时:指自古以来的岁月。
  • 尊俎豆:祭祀用的酒器和食器,象征着传统的礼仪。
  • 九幽灵爽:指阴间的神灵,象征着灵魂的寄托。
  • 筳篿:古代用来盛放祭品的器皿。
  • 灯火倾城市:形容城市的繁华与热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式丹,清代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个性著称,常在诗中表达对国家、历史的深刻思考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时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观察,将个人的愤怒与爱国情怀融入诗中,展示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诗歌鉴赏

《睢阳庙二首 其二》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首联以“绣幔烟沉铁面寒”开篇,生动描绘出一种庄重而严峻的氛围,暗示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愤怒。在“冲冠馀怒尚桓桓”一句中,诗人以“冲冠”形容愤怒至极,表现出一种即将爆发的情绪,令人感同身受。

接下来的“戴天定不偕阿荦,斫地还应灭贺兰”则进一步表达出诗人坚定的立场,宣誓要与叛国者绝不共存。这种激昂的气势,充满了英雄豪情。接着,诗人转向对历史的沉思,提到“万古岁时尊俎豆”,表现出传统文化与祭祀的延续,反映出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时间的感叹。

最后,诗人描绘了现代城市的繁华景象,“灯火倾城市,彩绘旌旗彻夜看”,展现了对当下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在激昂与沉思之间切换,表现出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绣幔烟沉铁面寒”:描绘一种阴郁的氛围,暗示历史的沉重和个人的愤怒。
    2. “冲冠馀怒尚桓桓”:表达愤怒的情绪依旧高涨,形象生动。
    3. “戴天定不偕阿荦”:宣誓不与邪恶势力同生共死,表现坚定的立场。
    4. “斫地还应灭贺兰”:意指要消灭一切阻碍,表达英雄气概。
    5. “万古岁时尊俎豆”:反映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
    6. “九幽灵爽托筳篿”:表达对灵魂安息的寄托与期望。
    7. “即今灯火倾城市”:描绘现代城市的繁华,表现诗人的生活热情。
    8. “彩绘旌旗彻夜看”: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戴天定不偕阿荦,斫地还应灭贺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愤怒比作冲冠,生动形象。
    • 排比:用多个句子描绘城市的繁华,增强诗的气势。
  • 主题思想:表达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个人爱国情怀,同时展现现代生活的繁华与希望。

意象分析

  • 绣幔:象征富贵与奢华,反映出一种对历史的沉重感。
  • 铁面寒:象征冷酷与坚毅,表现诗人的愤怒与决心。
  • 万古岁时:象征历史的悠久与传统的延续,体现对文化的尊重。
  • 灯火倾城市:象征繁华与希望,表现对现代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绣幔烟沉”中“绣幔”指的是: A. 严寒的面容
    B. 装饰华丽的帷幕
    C. 传统的祭品

  2. 诗中提到的“戴天定不偕阿荦”主要表达了: A. 对历史的思考
    B. 与叛国者绝不共存的决心
    C. 对生活的热爱

  3. “灯火倾城市”描绘的是: A. 现代城市的繁华
    B. 古代的祭祀场景
    C. 个人的孤独感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王式丹与李白在表达爱国情怀方面的异同。李白的豪放与王式丹的激情相辅相成,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王式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