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主政丙戌九月还湘丁亥三月复抵京诗约上巳同游》

时间: 2025-01-19 19:47:51

黄华丛里饯行旃,独系燕台思悄然。

秋月衡云归梦绕,春风沂水故人旋。

他乡共著游山屐,上巳同乘载酒船。

身世百年几閒日,莫辞沈醉杏花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华丛里饯行旃,独系燕台思悄然。
秋月衡云归梦绕,春风沂水故人旋。
他乡共著游山屐,上巳同乘载酒船。
身世百年几閒日,莫辞沈醉杏花天。

白话文翻译

在黄花丛中为友人送行,独自系上燕台,心中思绪悄然升起。
秋月如衡,云间归梦萦绕,春风吹拂,故友如水般回旋。
在他乡我们一同穿着游山的鞋子,在上巳节共同乘坐载酒的船。
人生百年中有多少闲暇日子,不要推辞在杏花天中沉醉。

注释

  • 黄华:指的是黄色的花,特指菊花,象征送别。
  • 燕台:指燕子栖息的地方,暗含对故乡的思念。
  • 秋月衡云:指秋天的明月和高悬的云,营造出梦境的氛围。
  • 春风沂水:沂水指沂河,春风吹拂,带来故人的回忆。
  • 上巳:古代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三日,习惯上人们会踏青游玩。
  • 杏花天:杏花盛开的季节,象征春天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光汉(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于南方,后游历北方,创作多以送别、游玩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主政期间,正值秋冬之交,作者有感于离别与重逢,特意写下此诗与友共游。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歌鉴赏

李光汉的《曾主政丙戌九月还湘丁亥三月复抵京诗约上巳同游》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黄华、秋月、春风等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首句“黄华丛里饯行旃”,将送别的场景描绘得细腻动人,花丛中送行的情景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沉重与珍重。

接下来的两联,诗人通过秋月和春风的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与人事的变迁。秋月代表着流逝的时光,而春风则象征着重逢的希望。此时的“故人”仿佛在时光中回旋,令人感慨万千。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虽身世百年,闲暇日子少之又少,但在杏花天中,醉饮一场又何妨?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华丛里饯行旃:在黄花丛中为友人送行,表现了离别的场景与心情。
  2. 独系燕台思悄然:独自思念故乡,燕台象征着归属与思乡之情。
  3. 秋月衡云归梦绕:秋天的明月与云彩交织,梦境中的思念萦绕心头。
  4. 春风沂水故人旋:春风拂过沂水,故友的身影在思念中回旋。
  5. 他乡共著游山屐:在他乡一同游玩,表明友谊的珍贵。
  6. 上巳同乘载酒船:在节日里共同欢庆,象征团聚的快乐。
  7. 身世百年几閒日:感叹人生短暂,闲暇的日子少之又少。
  8. 莫辞沈醉杏花天:劝告朋友不要推辞,在美好的春天中尽情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月衡云”,通过意象比喻时间与思念。
  • 对仗:如“秋月衡云”和“春风沂水”,工整的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友人的回忆拟人化,使情感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离别与重聚,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华:象征送别与思念。
  • 秋月:象征流逝的时光。
  • 春风:象征希望与重聚。
  • 杏花天:象征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上巳”指的是哪个节日? A. 农历三月三日
    B. 农历正月初一
    C. 农历五月五日
    D. 农历八月十五日

  2. “黄华丛里饯行旃”中“黄华”指的是什么? A. 黄色的秋叶
    B. 黄色的菊花
    C. 黄色的稻谷
    D. 黄色的梅花

  3. 诗中“秋月衡云”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思念故乡
    B. 朋友聚会
    C. 时间的流逝
    D. 春天的到来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与对友人的思念。
  • 《送别》(王之涣):表达送别时的情感与离别的惆怅。

诗词对比

  • 《长恨歌》(白居易)与《曾主政丙戌九月还湘丁亥三月复抵京诗约上巳同游》在情感表达上均有共鸣,前者着重于爱情的离别,后者则是对友谊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清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光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