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军屡捷淮寇渐平五首 其四》

时间: 2025-01-14 16:31:41

枣熟梨黄河朔秋,颇闻箕敛不胜愁。

迎师已欲携箪食,脔炙何劳费万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枣熟梨黄河朔秋,颇闻箕敛不胜愁。迎师已欲携箪食,脔炙何劳费万牛。

白话文翻译:

在枣子成熟、梨子黄了的秋天,听说敌人已经被打败,心中不免感到忧愁。为了迎接大军,我已经准备好食物,何必再费力去宰杀万头牛羊呢?

注释:

  • 枣熟:枣子成熟,象征秋天的到来。
  • 梨黄:梨子变黄,进一步描绘秋天的丰收景象。
  • 河朔:指的是黄河流域,特指北方地区。
  • 箕敛:指敌人被打败,形象比喻敌军的收缩和失败。
  • 携箪食:携带食物,表示对将士的热情欢迎和款待。
  • 脔炙:指宰杀牛羊烹饪,形容丰盛的宴席。

典故解析:

“迎师已欲携箪食”中的“箪食”可以追溯到古代对士兵的款待,表现出诗人对胜利的庆贺和对士兵的尊重。“脔炙何劳费万牛”则反映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珍惜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强调了在胜利的喜悦中不必过于奢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紫芝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其诗歌常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战乱时期,作者通过描绘秋天的丰收和对将士的迎接,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的渴望和对胜利的庆贺。这首诗正值官军屡次打败敌寇之际,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一种乐观情绪。

诗歌鉴赏:

周紫芝的《官军屡捷淮寇渐平五首 其四》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喜悦和对丰收季节的赞美。全诗通过对秋天丰收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安康的期盼。开头的“枣熟梨黄”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好,同时也暗示着战争结束后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接着,诗人提到迎接将士的热情,表现出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感激之情。最后一句“脔炙何劳费万牛”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强调了在庆祝胜利时,节约资源、合理安排的重要性。这首诗不仅富有生活气息,还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枣熟梨黄河朔秋:描写了秋天的丰收景象,暗示着战乱后的宁静与恢复。
    • 颇闻箕敛不胜愁:听闻敌人失败,心中却无法摆脱忧虑,反映出对国家安定的渴望。
    • 迎师已欲携箪食:准备迎接胜利的将士,表现出诗人对他们的尊敬和感激。
    • 脔炙何劳费万牛:反思在胜利时不必要的奢侈,强调节约和理智。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枣熟梨黄”与“脔炙何劳”,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 比喻:用“箕敛”形容敌人失败,形象生动。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现了对国家安定的渴望和对胜利的庆贺,同时也强调了节约和理智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秋天的丰收和美好生活。
  • :代表着希望和富饶。
  • 箕敛:象征敌人的失败和和平的到来。
  • 箪食:象征对将士的热情款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迎师已欲携箪食”中的“箪食”指的是什么?

    • A. 饮料
    • B. 食物
    • C. 酒
    • D. 水果
  3. 诗中提到“脔炙何劳费万牛”是想表达什么?

    • A. 奢侈
    • B. 节约
    • C. 享乐
    • D. 劳累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在乱世中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了对胜利的庆祝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周紫芝与杜甫的作品都展现了对国家安定的渴望,但周紫芝更倾向于表现胜利后的欢愉,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战争带来的苦难与人民的困境。二者在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周紫芝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