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晓发》
时间: 2025-01-01 14:28: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陵晓发
作者: 姚鼐 〔清代〕
湖海茫茫晓未分,风烟漠漠棹还闻。
连宵雪压横江水,半壁山腾建业云。
春气卧龙将跋浪,寒天断雁不成群。
乘潮鼓楫离淮口,击剑悲歌下海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南京)清晨的景象,湖面和大海一片迷茫,天色尚未完全明朗,远处传来划船的声音。连夜的雪压在横江的水面上,半边山头上飘荡着建业的云雾。春天的气息如卧龙般在水面上徘徊,而天寒之际,孤雁失群。乘着潮水,划船从淮口出发,悲歌相伴,直下海湾。
注释
- 湖海茫茫:湖面和大海都一片茫然,形容视野开阔而不清晰。
- 晓未分:清晨尚未破晓,暗示天色阴沉。
- 风烟漠漠:指远处的风和雾气弥漫,景象朦胧。
- 连宵:整个夜晚。
- 横江水:指长江水流。
- 建业云:指南京地区的云彩,建业是南京的古称。
- 卧龙:象征潜在的力量或生机。
- 断雁:形容孤雁,象征孤独。
- 乘潮鼓楫:乘着潮水,击打桨划船。
- 海濆:指海湾或海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鼐(1740-1816),字瑶泉,号陶庵,清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典雅,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盛世,诗人借景抒怀,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悟。金陵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气息。
诗歌鉴赏
《金陵晓发》是一首描绘清晨自然景观的诗作。首句以“湖海茫茫”开篇,营造出一种广阔而朦胧的意境,反映出诗人在清晨时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接下来的“风烟漠漠棹还闻”,则通过动静结合,表现出船只在雾气中缓缓划行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连宵雪压横江水”一联,强调了连夜降雪的沉重感,雪与水的对比,象征着不同季节的交替与变迁。而“半壁山腾建业云”则通过山与云的结合,展示了金陵特有的地理风貌,寓意着历史与现实的交错。
在后两联中,诗人通过“春气卧龙将跋浪”与“寒天断雁不成群”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孤独感。最后一句“乘潮鼓楫离淮口,击剑悲歌下海濆”,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对于旅途的期待与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金陵清晨的美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兼具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体现了姚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海茫茫晓未分:描绘了清晨时分,湖面与海洋迷茫不清的壮阔景象。
- 风烟漠漠棹还闻:远处风烟弥漫,船只划动的声音隐隐可闻,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 连宵雪压横江水:连夜降雪,压在江水上,突显了自然的力量和寒冷。
- 半壁山腾建业云:一半的山头上,云雾缭绕,展现了建业(南京)的秀美风光。
- 春气卧龙将跋浪:春天的气息如卧龙般潜伏在水面,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寒天断雁不成群:寒冷的天里,孤雁失去伴侣,暗示着离散与孤独。
- 乘潮鼓楫离淮口:乘着潮水,划船离开淮口,表现了出发的决心。
- 击剑悲歌下海濆:伴随着悲歌,向海湾驶去,感情更加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春气卧龙”比喻春天的气息,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结构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突出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金陵清晨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深思,体现了生命的孤独与希望的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海:象征广阔与未知。
- 晨曦:象征新生与希望。
- 雁:象征孤独与离散。
- 舟:象征旅途与人生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A. 清晨的湖海
B. 夜晚的星空
C. 盛夏的田野 -
“春气卧龙”中的“卧龙”象征什么? A. 孤独
B. 希望与生机
C. 平静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忧虑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的这首诗同样描绘了清晨的景象,表达了离别与旅途的情感。
- 《夜泊牛津》:王维的作品,描写夜晚的宁静与思乡情怀。
诗词对比
- 《金陵晓发》与《早发白帝城》:两首诗都描绘了出发时的自然景象,但前者更多表现了孤独感,后者则是积极向上的旅途情怀。
- 《金陵晓发》与《静夜思》:两首诗都流露出思乡情怀,但《金陵晓发》更加强调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鼐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唐诗的对比分析》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金陵晓发》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