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照邻都官还江南》

时间: 2025-01-01 19:47:10

霜前江水磨碧铜,岸背菱叶翘赤虫。

吴郎鬓丝生几缕,不羞月上扶桑东。

羞见清波照人影,去时黑发吹春风。

五年归来妇应喜,从此不问西飞鸿。

意思解释

送吴照邻都官还江南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原文展示:

霜前江水磨碧铜,岸背菱叶翘赤虫。
吴郎鬓丝生几缕,不羞月上扶桑东。
羞见清波照人影,去时黑发吹春风。
五年归来妇应喜,从此不问西飞鸿。

白话文翻译:

江水在霜降前显得如同磨过的青铜,岸边的菱叶在阳光下翘起,红色的虫子在其上爬行。吴郎的鬓角已经长出了几缕白发,然而他却不觉得羞愧,月亮正从扶桑树的东边升起。看到清澈的水面映照出我模糊的身影,回想起离开时的黑发在春风中飘扬。经过五年的漂泊,归来的妻子一定会很高兴,从今往后不再打听西边的鸿雁。

注释:

  • 霜前:指霜降之前,时节的变化。
  • 磨碧铜:比喻江水清澈,似磨光的青铜。
  • 赤虫:小虫,泛指色彩鲜艳的昆虫。
  • 吴郎:指作者的朋友吴照邻,"郎"在这里是对年轻男性的亲切称呼。
  • 扶桑:传说中的神树,常用来形容东方,象征着朝阳和希望。
  • 西飞鸿:指候鸟,象征离别和思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梅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山水田园的景色,常以细腻的笔触刻画生活中的细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送别朋友吴照邻,吴照邻将返回江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离别的感慨。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受的结合,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变化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送吴照邻都官还江南》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江水的色泽和岸边的景物,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感慨吴郎的白发,流露出时光流逝的惆怅。特别是“羞见清波照人影”一句,展现了离别时对自身变化的敏感和对青春逝去的无奈。最后两句则带来了一丝温暖与希望,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通过自然的描绘将个人情感与生活哲理相结合,体现了梅尧臣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霜前江水磨碧铜:描绘江水在霜降前的清澈如青铜,设定了诗的自然背景。
  • 岸背菱叶翘赤虫:通过岸边的菱叶和虫子,增添生活气息。
  • 吴郎鬓丝生几缕:感慨朋友年岁渐长,白发渐生,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
  • 不羞月上扶桑东:虽然生了白发,但他仍然不觉得羞愧,象征着内心的坦然。
  • 羞见清波照人影:自我反思,看到清波中的影子,感受到时光的无情。
  • 去时黑发吹春风:回忆起离开时的美好时光,黑发随春风飘扬,形成鲜明对比。
  • 五年归来妇应喜:归来后妻子必定会高兴,传达出对家庭的期盼。
  • 从此不问西飞鸿:象征着不再追问离别与归来的事情,展现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水磨碧铜”,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江水的清澈。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让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互映衬,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传达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
  • 菱叶与赤虫:表现了生活的细腻与自然的生机。
  • 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
  • 月亮: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 清波:代表着内心的反思与自我认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霜前”主要指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不羞月上扶桑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羞愧
    • B. 骄傲
    • C. 失落
    • D. 喜悦
  3. 诗中提到吴郎的白发,象征着什么?
    • A. 年龄的增长
    • B. 朋友的离去
    • C. 春天的到来
    • D. 自然的美好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别》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梅尧臣《送吴照邻都官还江南》李白《送友人》: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与离别的惆怅,但梅尧臣更侧重于生活细节的描绘,而李白则强调了豪放的情感与壮丽的自然景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