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

时间: 2025-01-01 12:02:21

野步晚悠悠,山光澹早秋。

远空沦日脚,多稼没人头。

古木蝉齐噪,深塍水慢流。

幽居回不近,秋策却堪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步晚悠悠,山光澹早秋。
远空沦日脚,多稼没人头。
古木蝉齐噪,深塍水慢流。
幽居回不近,秋策却堪愁。

白话文翻译:

在傍晚的田野上悠然行走,山间的光景显得朦胧而沉静,仿佛是初秋的景象。远处的天空中,夕阳慢慢落下,田间的稻谷无人收割。古老的树木上,蝉鸣声声,田埂上的水缓缓流淌。幽静的居所回不到近处,秋天的思绪却让我心生愁苦。

注释:

  • 悠悠:形容时间或空间上的流逝,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 :淡泊、清淡,形容景色的宁静。
  • 沦日:夕阳,落日的意思。
  • 多稼没人头:指田地里稻谷成熟,但没有人来收割,暗示秋收时节的孤寂。
  • 蝉齐噪:古树上蝉鸣声此起彼伏,形容夏秋交替时的热闹。
  • 深塍水慢流:田埂上的水缓慢流动,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安详。
  • 幽居回不近:回家的路途遥远,无法迅速返回。
  • 秋策:秋天的思绪,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得仁,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世纪,活跃于中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一个夏秋之交的傍晚,诗人以悠然的步伐在田野中漫步,借景抒情,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秋天来临时的孤独与忧愁。唐代是一个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人们开始关注自然与自我情感的表达。

诗歌鉴赏:

《晚步》是一首描写秋天傍晚田园风光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静谧而略显孤寂的田野景象。首句“野步晚悠悠”便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仿佛可以听到脚步与自然的和谐共鸣。随着诗句的展开,山光的清淡与夕阳的落下,营造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多稼没人头”的描写,既反映了农忙时节的冷清,也暗示了人们对自然的疏远,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失落感。蝉鸣和缓流的水声则增添了诗的层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及生命的脆弱。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虽身处幽静的环境,却因秋天的到来而倍感愁苦,似乎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归属。

整首诗情景交融,字句之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与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傍晚的田野,强调了时间的悠长与自然的宁静。
    • 第二联通过远空的落日和田地的冷清,表现出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 第三联以蝉声与流水描绘了秋天的氛围,象征着生命的轮回。
    • 第四联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愁苦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联系,使得景物更加生动。
    • 对仗:如“古木蝉齐噪,深塍水慢流”,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蝉声与流水的描写,使得自然有了声息与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秋天的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思考的忧愁,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思考。

意象分析:

  • 田野:象征着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纯真。
  • 夕阳:常用于象征生命的终结与时间的流逝。
  • 蝉鸣:象征着生命的生生不息,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无情。
  • 流水:常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野步晚悠悠”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悠闲自在
    B. 匆忙紧张
    C. 灰心丧气

  2. “多稼没人头”中的“没人头”主要指什么?
    A. 没有人收割稻谷
    B. 没有人在田间
    C. 没有人在说话

  3. 诗的最后一句“秋策却堪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平静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晚步》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刘得仁的诗更强烈地表达了内心的忧愁,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