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祝邦直》

时间: 2025-01-04 12:01:52

万里溪源出小池,乔林修竹映清辉。

迁莺榜内偏留落,饮凤泉边习遁肥。

游览忽纡都骑贵,称夸更得綵毫挥。

故山水石那优此,肯为低腰便赋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里溪源出小池,
乔林修竹映清辉。
迁莺榜内偏留落,
饮凤泉边习遁肥。
游览忽纇都骑贵,
称夸更得彩毫挥。
故山水石那优此,
肯为低腰便赋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万里长的溪水从小池中流出,挺拔的乔木和修长的竹子映照在清晰的月光下。迁徙的黄莺在水边偶尔停留,饮用着泉水,享受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游览时,忽然发现骑马的贵族们,赞美他们的风采,更是得意地挥舞着彩色的毛笔。故乡的山水和石头怎能与这里相比呢?我何必低头屈膝,随便赋诗归去呢?

注释

  • 溪源:溪水的源头。
  • 乔林:指高大的树木。
  • 修竹:修长的竹子。
  • 迁莺:指迁徙的黄莺。
  • 榜内:水边的栖息处。
  • 饮凤泉:指饮用美丽的泉水。
  • 习遁肥:形容悠然自得的生活。
  • 低腰便赋归:形容屈膝低头,随便写诗就回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胜仲,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次韵祝邦直》是葛胜仲在与友人祝邦直交流时创作的,表达了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流露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当时士人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恬静与美好。开头“万里溪源出小池”,描绘了溪水的源头,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乔林修竹映清辉”,借助树林和竹子的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中的“迁莺”与“饮凤泉”则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性,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中间部分提到的“游览忽纇都骑贵”,展现了诗人在游览中与贵族的接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层差异以及诗人对物质的淡然态度。最后一句“肯为低腰便赋归”,则是诗人对自己身份的反思,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和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万里溪源出小池:描绘溪水从小池流出的景象,暗示自然的源头。
    2. 乔林修竹映清辉:高大的树林和修竹在清辉下倒影,表现出优美的自然环境。
    3. 迁莺榜内偏留落:迁徙的黄莺偶尔停留,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命。
    4. 饮凤泉边习遁肥:寓意悠闲自得的生活。
    5. 游览忽纇都骑贵:与贵族的游览对比,显示出社会的层次。
    6. 称夸更得彩毫挥:赞美贵族的风采,表现对生活的欣赏。
    7. 故山水石那优此: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比,体现乡愁。
    8. 肯为低腰便赋归:表达对低头屈膝的拒绝,彰显个性。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乔林修竹”,形成对称美。
    • 比喻:如“饮凤泉”,形象生动。
    • 拟人:如“迁莺”,赋予了生命。
  • 主题思想: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怀念。

意象分析

  • 溪水:象征生命的源泉,流动而生生不息。
  • 乔林与修竹:象征高洁和坚韧的品质。
  • 迁莺:象征自由与变化。
  • 凤泉:寓意美好与富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里溪源出小池”描绘的是什么?
    A. 小河流
    B. 洞穴
    C. 小池
    D. 大海

  2. “乔林修竹映清辉”中的“清辉”指的是什么?
    A. 太阳光
    B. 月光
    C. 星光
    D. 人工灯光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葛胜仲: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与奔放,而葛胜仲则更注重细腻与清雅,二者在风格上的差异,展现了宋代与唐代诗歌的不同风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