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里乔松径,千年古道场。泉声与岚影,收拾入僧房。
白话文翻译:
五里长的松树小径,千年的古老道场。泉水的声音伴随着云雾的影子,轻轻地收拾进僧人的房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乔松:高大的松树。
- 径:小路或小径。
- 道场:佛教的修行场所。
- 泉声:泉水流动的声音。
- 岚影:云雾的影子。
- 收拾:整理、安放。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古道场”与佛教的修行密切相关,古道场一般指那些有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或修行场所,象征着宁静和智慧。秦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暗合了佛教的清净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苏州人,北宋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细腻的情感,善用清丽的语言,风格兼具婉约与豪放。他一生经历了不少政治波折,但其文学成就卓越。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秦观游览杭州佛日山净慧寺时,表达了他在佛教文化氛围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思索。杭州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这也成为了诗人创作灵感的来源。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佛日山净慧寺的优美景致,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开篇的“五里乔松径”勾勒出一幅清幽的松林小径,构建了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千年古道场”不仅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历史深厚,也让人联想到佛教文化的悠久与智慧。随后诗人通过“泉声与岚影”将自然的声音和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意境,仿佛泉水的流淌声和云雾的变化在与人对话。最后一句“收拾入僧房”则将这一切的美好景象带回到僧人的生活中,暗示了修行者在自然和文化的熏陶下的内心感受。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里乔松径:描绘了通往寺庙的小路,给人一种清幽、静谧的感觉。
- 千年古道场:强调寺庙的历史,给予读者一种厚重的文化感受。
- 泉声与岚影:用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平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交融。
- 收拾入僧房:将自然的美好和修行者的生活紧密联系,暗示修行者的内心世界。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泉声与岚影”,动静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泉水、云雾等自然景象象征着宁静和内心的明净。
- 隐喻:寺庙不仅是修行的地方,也是心灵的归宿。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杭州佛日山净慧寺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体现了自然与修行的和谐统一,传达出一种清净、超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乔松:象征着坚韧与高远,代表了修行的坚持。
- 泉声:象征着流动与生命,代表了内心的平和。
- 岚影:象征着变化与无常,反映了人生的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千年古道场”主要指的是?
- A. 一条小路
- B. 古老的寺庙
- C. 一片树林
- D. 一条河流
-
“泉声与岚影”中的“岚”指代的是?
- A. 风
- B. 云雾
- C. 雨
- D. 山
-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表达出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 A. 乔松
- B. 泉声
- C. 岚影
- D. 以上皆是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对比秦观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两者皆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展现出宁静的心境。但秦观更侧重于佛教文化的氛围,而王维则多表现道家思想的洒脱。两者在意象的选择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秦观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