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九·苏学士宅绿杨村)》

时间: 2025-01-01 14:26:02

南徐好,桥下绿杨村。

两榭风流称郡守,二苏家世作州民。

文彩动星辰。

书万卷,今日富儿孙。

三径客来消永昼,百壶酒尽过芳春。

江月伴开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定风波(九·苏学士宅绿杨村)
仲殊 〔宋代〕

南徐好,桥下绿杨村。
两榭风流称郡守,
二苏家世作州民。
文彩动星辰。
书万卷,今日富儿孙。
三径客来消永昼,
百壶酒尽过芳春。
江月伴开尊。


白话文翻译:

在南徐的美好景致中,桥下是绿杨村。
这里有两座凉亭,风流倜傥的名士称得上郡守,
而二苏家世代为州民。
他们的文采如星辰般璀璨。
读书万卷,今天的子孙富贵荣华。
三条小径上,客人来访消磨漫长的白昼,
喝尽百壶美酒,度过了芳香的春天。
江边的明月伴着酒杯,尽情欢聚。


注释

字词注释:

  • 南徐:指江苏南部地区。
  • 绿杨村:绿树成荫的村庄。
  • 两榭:指两座凉亭。
  • 郡守:地方官员。
  • 二苏:指苏洵、苏轼、苏辙三位文人,世称“二苏”。
  • 文彩:文采和风采。
  • 书万卷:形容读书很多。
  • 三径:三条小路。
  • 百壶酒:指许多酒壶。
  • 江月:江边的明月。

典故解析:

  • 二苏:苏洵、苏轼、苏辙三人是宋代著名文人,代表了文学成就和家世传承。
  • 文彩动星辰:形容文采出众,像星星一样闪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殊,字景仁,号阮亭,宋代诗人,与苏轼等人交往密切,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仲殊在苏洵、苏轼家中作客之际,表达了与友人一起品酒吟诗、畅谈人生的惬意生活。诗中描绘的绿杨村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气息。


诗歌鉴赏

《定风波(九·苏学士宅绿杨村)》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趣的诗作,仲殊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南徐绿杨村的自然美与人文气息。开篇的“南徐好,桥下绿杨村”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宁静而优雅的田园风光。接着,诗人提到的“两榭风流称郡守,二苏家世作州民”,不仅刻画出了地方官员的风采,更是对苏家文人的敬仰与赞美。诗中提到的“文彩动星辰”暗示了文人的才华横溢,仿佛在星空中闪耀。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书万卷,今日富儿孙”传达了读书的价值与富贵的传承。这里的“书万卷”不仅是对知识的赞美,也隐含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接着“百壶酒尽过芳春”,将饮酒作乐的情景生动展现,展现了人们在春天欢聚一堂、享受生活的洒脱与愉快。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自然流露,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相聚的珍视,展现出一种恬淡而富有哲理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徐好,桥下绿杨村。
    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开篇即引入读者进入意境。

  2. 两榭风流称郡守,
    描述了地方官员的风采,传达出一种文化的自豪感。

  3. 二苏家世作州民。
    提到二苏,强调了文人的家世与背景。

  4. 文彩动星辰。
    赞美文人的才华,意象鲜明,形象生动。

  5. 书万卷,今日富儿孙。
    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表达对未来的期许。

  6. 三径客来消永昼,
    描绘了友人来访,享受悠闲的生活。

  7. 百壶酒尽过芳春。
    表达了春天的欢乐与饮酒作乐的情景。

  8. 江月伴开尊。
    以月光映衬饮酒的雅致,强化了诗的意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两榭风流”“二苏家世”,工整对称。
  • 比喻:将文才比作星辰,形象而生动。
  • 排比:如“书万卷,今日富儿孙”,增强了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文人风采的赞美和对友人相聚的珍视,传递出恬淡、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及解释:

  • 绿杨村:象征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 文彩:象征文化与智慧。
  • 百壶酒:象征生活的欢乐与畅快。
  • 江月:象征诗意与浪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定风波(九·苏学士宅绿杨村)》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仲殊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二苏”指的是哪几位文人?
    A. 苏轼、苏辙
    B. 苏洵、苏轼
    C. 苏洵、苏辙
    D. 苏洵、苏轼、苏辙

  3. “文彩动星辰”中的“星辰”在这里比喻什么?
    A. 明亮的星星
    B. 文人的才华
    C. 美丽的景色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展现了对生活的哲思与对自然的热爱。
  • 陶渊明的《饮酒》:描绘了田园隐居生活的恬淡与悠闲。

诗词对比:

  • 仲殊的《定风波》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爱慕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但仲殊更侧重于田园的安逸,而苏轼则彰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仲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