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一·瓮城)》
时间: 2025-01-17 08:47: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徐好,鼓角乱云中。
金地浮山星两点,铁城横锁瓮三重。
开国旧夸雄。春过后,佳气荡晴空。
渌水画桥沽酒市,清江晚渡落花风。
千古夕阳红。
白话文翻译:
南方的徐州真好,鼓声和号角声在云中交错。
金色的土地上浮现着两颗星星,铁质的城墙层层锁住了瓮城。
开国之初曾经夸耀过英雄。春天过去后,好的气象荡漾在晴空中。
清澈的水面上,画桥旁的酒市热闹非凡,傍晚的江边,落花在风中飞舞。
千古以来,夕阳总是那么红。
注释:
- 南徐:指南方的徐州,古地名。
- 鼓角:指军队的乐器声。
- 金地:金色的土地,象征富饶。
- 浮山:山峦的倒影。
- 铁城:坚固的城池。
- 瓮城:古代城池的一种结构,形似瓮,通常用于防御。
- 佳气:良好的气候和气氛。
- 渌水:清澈的水。
- 画桥:精美的桥,象征风景优美。
- 落花风:春风中随风飘落的花瓣,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 开国旧夸雄:可能指历史上开国的英雄人物,表现出开创伟业的豪情。
- 千古夕阳红:夕阳的红色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历史的辉煌,暗指历史的长河中,伟大的事物总会被传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仲殊,字景远,号东篱,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兴盛之时,诗人以徐州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英雄的追忆。
诗歌鉴赏:
《定风波(一·瓮城)》通过描绘南方徐州的美丽景色,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开篇的"南徐好,鼓角乱云中"即以声势浩大的鼓角声引入,烘托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氛围,营造出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的描写将目光转向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金色的土地与星点的山峦,象征着富饶的家乡与美好的未来。
诗中“春过后,佳气荡晴空”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机,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热爱。“渌水画桥沽酒市”则是将自然与人文交织,描绘了酒市的热闹与江边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最后,"千古夕阳红"不仅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也隐含着对历史的反思,勾勒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以其清新优雅的语言、独特的视角,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徐好,鼓角乱云中:描绘了南方徐州的美丽和热闹的气氛。
- 金地浮山星两点:象征着富饶的土地与自然的美景。
- 铁城横锁瓮三重:形象地描绘了坚固的城池,暗示防御的力量。
- 开国旧夸雄:回忆历史英雄,展现出对伟大事业的向往。
- 春过后,佳气荡晴空: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的气候。
- 渌水画桥沽酒市:描绘了繁荣的市集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 清江晚渡落花风:表现出宁静的江边景象,蕴含时间的流逝。
- 千古夕阳红:总结全诗,传达历史的辉煌与美好的记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地”、“铁城”分别比喻富饶与坚固。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落花风”,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结合历史与现实,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徐:象征故乡与亲情。
- 金地:富饶与繁荣的象征。
- 浮山: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铁城:历史的厚重与坚固。
- 渌水:清澈与生机。
- 落花:时间流逝与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徐”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
“渌水画桥”描绘的场景主要是? A. 热闹的城市
B. 宁静的乡村
C. 美丽的自然景观 -
“千古夕阳红”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望
B. 对历史的思考与怀念
C.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定风波》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以将仲殊的《定风波(一·瓮城)》与苏轼的《定风波》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表达情感、使用意象及修辞手法上的异同,探讨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对生活与历史的不同解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仲殊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