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一 布袋和尚》

时间: 2025-01-01 12:15:01

欲识禅宗隐语,本然空有难该。

森森万象甚安排。

一担何如一袋。

迷处庸人多事,觉时老子无怀。

曾闻妙解转诙谐。

放下还他自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识禅宗隐语,本然空有难该。
森森万象甚安排。一担何如一袋。
迷处庸人多事,觉时老子无怀。
曾闻妙解转诙谐。放下还他自在。

白话文翻译:

想要理解禅宗的深奥隐语,实在是空无的道理难以捉摸。
万象纷繁复杂,实在难以安排。一担东西比起一袋东西又如何?
庸人迷惑于世事,觉悟时老子却心中无所挂怀。
曾经听闻机智解说,转而变得诙谐幽默。放下执念,才能回归自在。

注释:

  • 禅宗隐语:指禅宗中深奥的哲理和言语,往往需要领悟。
  • 空有:指事物的本质,真正的存在与虚无的关系。
  • 森森万象:形容事物繁多而复杂。
  • 一担、一袋:用以比喻事物的轻重、繁简。
  • 老子:指道家创始人老子,代表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
  • 妙解:指出色的解释或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华,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文化丰富的时代,受到了儒道释三家的影响,其诗风常常融汇了禅宗的思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思想碰撞时期。诗人通过对禅宗的理解,表达了对人生、物质和精神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 其一》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深邃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独特理解。诗的开头便引入了“禅宗隐语”,暗示了诗人试图探讨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对比“一担何如一袋”,形象地表达了世事的复杂与简单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是繁重的负担,也可以是轻松的释然。

在“迷处庸人多事,觉时老子无怀”中,诗人将庸人和觉悟者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为琐事所累,而后者则心境开阔,体现了对人生真谛的领悟。最后两句“曾闻妙解转诙谐,放下还他自在”,则进一步引导读者思考,真正的智慧在于放下执念,回归自在的生活状态。

全诗风格简练而深刻,既有哲理的深邃,又具生活的智慧,给人以启迪和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欲识禅宗隐语,本然空有难该。”:想要理解禅宗的深奥言语,空与有的道理很难把握。
    • “森森万象甚安排。”:繁多的事物难以安排,暗示生活的复杂性。
    • “一担何如一袋。”:对比繁重的担子与轻松的袋子,表达对物质的反思。
    • “迷处庸人多事,觉时老子无怀。”:迷惑的庸人忙于琐事,觉悟的智者则心中无挂。
    • “曾闻妙解转诙谐。”:听闻对禅理的灵活解读,转而变得幽默。
    • “放下还他自在。”:放下执念,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一担”和“一袋”的对比,展现了负担与轻松的不同。
    • 隐喻:以“禅宗隐语”隐喻深邃的哲理。
    • 排比:句式的对称和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人对人生的理解,强调放下执念、追求内心的自在与宁静。

意象分析:

  • 禅宗:象征着智慧与超然,追求内心的宁静。
  • 一担、一袋:象征负担与轻松,反映人生的选择。
  • 庸人:象征迷惑于世俗的普通人,代表一种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子”代表哪种思想?

    • A. 儒家
    • B. 道家
    • C. 佛教
    • D. 法家
  2. “森森万象甚安排”中的“万象”指的是什么?

    • A. 事物的复杂
    • B. 生命的短暂
    • C. 个人的情感
    • D. 自然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放下”指的是什么?

    • A. 忘记过去
    • B. 放弃物质追求
    • C. 心中无挂
    • D. 追求名利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姚华的《蝶恋花 其一》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但姚华更侧重于禅宗的深邃,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禅宗与中国文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