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卿立秋即事》
时间: 2025-01-19 14:54: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王卿立秋即事
作者: 司空曙
秋宜何处看,试问白云官。
暗入蝉鸣树,微侵蝶绕兰。
向风凉稍动,近日暑犹残。
九陌浮埃减,千峰爽气攒。
换衣防竹暮,沈果讶泉寒。
宫响传花杵,天清出露盘。
高禽当侧弁,游鲔对凭栏。
一奏招商曲,空令继唱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立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感受。诗人询问白云,秋天应该在哪里欣赏。蝉鸣在树间隐秘地响起,微风轻轻掠过,蝴蝶也在兰花旁盘旋。风儿开始带来些许凉意,而近日的暑气仍然有些残留。街道上的尘土已减轻,山峰间的凉爽气息渐渐聚集。换上秋装以防竹林傍晚的寒意,沉甸甸的果实让人惊讶泉水的寒冷。宫廷里传来花杵的声音,天空清澈露水晶莹。高飞的鸟儿侧过头,游弋的鲔鱼在栏杆旁徘徊。一曲招商的乐曲响起,令人感到后续的歌声难以再续。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云官:指白云的居所,借指高远的地方。
- 暗入:隐秘地进入。
- 微侵:轻轻地侵入。
- 换衣:换上适应季节的衣服。
- 沈果:指果实沉重,通常指成熟的果实。
典故解析:
- 九陌:指街道,古时城市的街道。
- 高禽:指高飞的鸟,象征自由与高远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字子期,唐代诗人,生于南阳,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立秋之际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思考。立秋时节,暑气渐消,凉意初现,正是自然变换之际,诗人通过观察秋日的景象表达对时节更替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立秋”为主题,展现了秋季的特征和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首句通过询问“白云官”来引入主题,显得极为生动,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接着,诗人描绘了秋日中蝉鸣和蝶舞的景象,生动而富有画面感。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进一步感受到秋风的凉意和依旧残留的暑气,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在诗的中后部分,诗人用“九陌浮埃减,千峰爽气攒”来描绘城市与山间的对比,表现了秋季的清新与宁静。换衣和寒果的描写,则是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反应,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两句通过乐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秋日中的情感波动,暗示了在美好时刻中难以再续的惜别之情。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宜何处看,试问白云官。”:在探讨秋天的观赏之处,诗人用白云来象征高远的视野。
- “暗入蝉鸣树,微侵蝶绕兰。”:描绘了秋天的蝉鸣和蝴蝶的动感,展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气息。
- “向风凉稍动,近日暑犹残。”:感受到秋风的凉意,而夏天的热气依然存在,形成对比。
- “九陌浮埃减,千峰爽气攒。”:城市的尘埃减少,山间的清新空气聚集,描绘出秋日的清新。
- “换衣防竹暮,沈果讶泉寒。”:换上秋装以防晚上竹林的寒意,沉甸甸的果实让人感受到泉水的冷清。
- “宫响传花杵,天清出露盘。”:描绘宫廷里的声音与清晨的露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 “高禽当侧弁,游鲔对凭栏。”:高飞的鸟与游动的鱼,象征自由与对自然的亲近感。
- “一奏招商曲,空令继唱难。”:最后一曲乐曲的演奏使得接下来的乐声难以再续,流露出一种遗憾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云官”比喻高远的视野。
- 拟人:蝉鸣和蝶舞的描写,使自然界更具生动性。
- 对仗:例如“九陌浮埃减,千峰爽气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立秋的自然景象,表达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慨与对生活的哲思,展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高远、自由。
- 蝉鸣:夏天的余韵,象征生命的活力。
- 凉风:代表秋天的到来与清新。
- 果实:象征成熟与丰收。
- 露水:象征清晨的宁静与新生。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更承载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询问“白云官”的目的是? A. 寻找秋天的观赏地点
B. 询问天气
C. 询问蝉鸣的来源
答案:A -
“九陌浮埃减,千峰爽气攒”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城市的繁华
B. 秋天的清新
C. 夏天的炎热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换衣”是为了什么? A. 迎接秋天的寒意
B. 参加宴会
C. 祭祀活动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山中秋夕》 - 王维
诗词对比:
- 《秋夕》: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夜晚的宁静与孤独感。
- 《山中秋夕》:通过山水的描绘展现自然的壮美与诗人的内心感受,风格上更为沉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历代诗人传记》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唐诗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