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和黄循斋送景正辅户曹之夔三首
作者: 阳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要路倦登临,渊明径好寻。
卷收名利帜,揭示圣贤心。
明使千家满,霜从两鬓侵。
逃空三峡客,属耳听蛩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并向往陶渊明那种隐逸的生活。诗中提到的“名利帜”代表着世俗的追求,而“圣贤心”则表明了诗人对内心追求的向往。“明使千家满”指的是明亮的月光照耀千家万户,寓意着美好的生活,而“霜从两鬓侵”则暗示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奈。“逃空三峡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属耳听蛩音”则是对自然宁静生活的渴望。
注释:
- 倦:疲乏,厌倦。
- 登临:登高望远,指游览。
-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逸著称。
- 卷收:收起,放下。
- 名利帜:名利的标志,象征世俗的追求。
- 圣贤心:圣人和贤人的心境,代表高尚的追求。
- 明使:指明亮的月光。
- 霜从两鬓侵:形容岁月的沧桑,白发渐生。
- 逃空:逃离。
- 三峡:指长江三峡,著名的自然景观。
- 属耳:倾听,耳边传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在诗歌创作中,他以清新脱俗、寓意深远的诗风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思考。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的厌倦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恰逢当时社会对于名利的追逐与个人理想的矛盾。
诗歌鉴赏:
全诗以“倦登临”开篇,直抒胸臆,表明对繁华生活的厌倦。诗人以陶渊明为榜样,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通过“卷收名利帜,揭示圣贤心”,诗人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名利的虚无与内心追求的真实。以“明使千家满”描绘出一幅和谐美好的图景,暗示理想生活的可追求性;而“霜从两鬓侵”则是对岁月的感慨,表现出一种人事无常的哲思。最后的“逃空三峡客,属耳听蛩音”展现了诗人对远方隐士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要路倦登临:表达了诗人对繁忙生活的疲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 渊明径好寻:提到陶渊明的隐逸之路,表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卷收名利帜:收起对名利的追求,象征放下世俗的羁绊。
- 揭示圣贤心:表露出追求高尚心灵的愿望。
- 明使千家满:描绘月光照耀下的美好生活场景。
- 霜从两鬓侵:感慨岁月无情,白发渐生。
- 逃空三峡客:渴望逃离尘世,向往隐士的生活。
- 属耳听蛩音:倾听自然的声音,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名利与隐逸生活的对比,突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 比喻:用“霜”象征岁月的流逝。
- 意象:通过“明使”、“蛩音”,传达宁静与自然的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渴望回归自然与隐逸生活,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理想。
意象分析:
- 名利:象征世俗的追求与纷扰。
- 圣贤:代表高尚的理想与追求。
- 三峡: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陶渊明
- C. 杜甫
-
“卷收名利帜”中的“名利”主要指什么?
- A. 个人名声和财富
- B. 名字和利润
- C. 名字和名声
-
诗中“霜从两鬓侵”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青春的怀念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与阳枋的这首诗在主题上都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更侧重于理想境界的描绘,而阳枋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现实的反思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陶渊明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