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陪魏丞相登三江亭》
时间: 2024-09-19 21:25: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立春日陪魏丞相登三江亭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佳节登临始此回,聊从晻霭望蓬莱。
水分江北渡头去,风自海东潮外来。
太白天寒犹带雪,十洲池暖已浮醅。
一尊往发船鼓,我亦归帆相次开。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节庆的日子里,我们首次登上这座亭子,聊聊从烟霭中远望蓬莱仙境。
水流从江北渡口向外奔去,海东的潮风也随之而来。
太白山上寒意仍存,雪花依旧飘落,而十洲的池水却已经温暖,酒酿正在浮起。
我举起酒杯,随着船鼓的声声起航,我也将顺风扬帆启程。
注释:
- 佳节:指立春这一天的节日。
- 晻霭:指雾霭、阴霭,形容天气阴沉的样子。
-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理想的境地。
- 渡头:渡口,水边。
- 太白:指太白山,位于陕西省,冬天仍然积雪。
- 醅:指酒酿。
- 尊:酒杯,表示饮酒。
典故解析:
“蓬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传说的仙山,象征着人们向往的理想境地。立春是农历新年的开始,象征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日。诗中提到的“太白”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是对诗人的寄托与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云溪,南宋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具有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立春的节日,诗人陪同魏丞相登上三江亭,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自然的变化和春天的气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立春为背景,描绘了春天到来的美景和诗人与友人共赏春光的愉悦心情。开篇用“佳节登临”引出登亭的主题,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通过水流、风、雪、酒等意象,展现了春的气息与自然的变化。“水分江北渡头去,风自海东潮外来”一句,体现了水与风的交融,暗示着变化与生机。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展望,酒与船鼓象征着即将启程的旅途,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美好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佳节登临始此回:在这个节日里,我们首次登上亭子。
- 聊从晻霭望蓬莱:在烟霭中远望理想的蓬莱仙境。
- 水分江北渡头去:水流从江北渡口向外奔去。
- 风自海东潮外来:海东的潮风随之而来。
- 太白天寒犹带雪:太白山上寒意仍存,雪花飘落。
- 十洲池暖已浮醅:十洲的池水温暖,酒酿浮起。
- 一尊往发船鼓:我举起酒杯,随着船鼓的声声起航。
- 我亦归帆相次开:我也将顺风扬帆启程。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句子具有对称和对仗的特点,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意象:水、风、雪、酒等意象交替出现,展现了春的气息和生机。
- 比喻:蓬莱象征着理想生活,反映了诗人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结合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佳节: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蓬莱:理想与理想生活的象征。
- 水:生命与变化的象征。
- 雪:寒冷与过去的象征。
- 酒:欢庆与人际交往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 A) 理想的境地
- B) 真实的地方
- C) 农田
- D) 冰雪
-
诗中的“太白”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山东
- B) 陕西
- C) 四川
- D) 安徽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
- B) 立春
- C) 清明
- D) 春节
答案:
- A) 理想的境地
- B) 陕西
- B) 立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范成大 vs. 王维:两位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都极具诗意,但范成大更多地关注春天的生机,而王维则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