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涧
范成大
石碍珠旒溅,
滩平雾縠铺。
小童能好事,
系马斸菖蒲。
白话文翻译:
小溪的石头挡住了水流,水珠溅起,像珍珠般闪烁;
水滩平坦,雾气像丝绸一样铺展开来。
小孩们善于做些有趣的事情,
把马系在岸边,采摘菖蒲。
注释:
- 石碍:石头阻碍水流的意思。
- 珠旒:水珠溅起的样子,形容水光闪烁如珠。
- 滩平:水滩平坦,水面光滑。
- 雾縠:雾气像绸缎一样舒展。
- 小童:小孩子,指那些在溪边玩耍的孩子。
- 系马:把马系在岸边。
- 斸菖蒲:采摘菖蒲,菖蒲是一种水边植物,常用于装饰或药用。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菖蒲”在古代文化中常常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象征驱邪避祟。诗中提到的溪水与儿童的游戏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千山,浙江人,宋代著名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田园风光和社会生活,常带有淡淡的乡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童年欢乐时光的怀念。可能是在他游历乡间或闲暇时写就,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欣赏。
诗歌鉴赏:
《小涧》是一首描绘自然与童趣的诗作,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溪边场景。开头两句“石碍珠旒溅,滩平雾縠铺”,以清晰的画面感描绘出溪水因石头而溅起的水珠,仿佛在阳光下闪烁着珠光宝气;而“滩平”则给予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雾气如同轻纱般笼罩着水面,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柔和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小童能好事,系马斸菖蒲”则将视角转向在溪边嬉戏的小孩,他们的天真无邪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显示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面。诗中的童趣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使得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
整首诗简洁明快,语言精炼,意象清晰,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儿童无忧时光的向往。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回归自然,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正是这首诗想要传达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石碍珠旒溅:溪边的石头挡住水流,水流被迫溅起,形成水珠。这里的“珠旒”形象地描绘了水珠的晶莹剔透。
- 滩平雾縠铺:水滩平坦,雾气轻盈地铺展,体现出一种宁静的自然美。
- 小童能好事:小孩子们善于玩耍,显示出他们的天真活泼。
- 系马斸菖蒲:孩子们把马系在岸边,去采摘菖蒲,表现了他们天真无邪的生活状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珠比作“珠旒”,形象生动。
- 拟人:小童的“好事”表现出他们的活泼与聪明。
- 对仗:诗句结构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儿童活动,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童年纯真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简单、和谐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溪水:代表自然的清新与生命力。
- 石头:象征着阻碍与挑战。
- 雾气:象征着朦胧与神秘。
- 小童:象征着纯真与快乐。
- 菖蒲:代表着自然的丰盈与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珠旒”是指什么? a) 雾气
b) 水珠
c) 石头 -
小童在诗中做了什么事情?
a) 采摘花草
b) 系马斸菖蒲
c) 游泳 -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与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城市生活的批判
答案:
- b) 水珠
- b) 系马斸菖蒲
- b) 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小涧》更侧重于个人对自然的感受与儿童的快乐,而后者则是对国家动乱的感慨。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诗三百首》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