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独坐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4 06:38:18

独坐清寥形影孤,夕香谁复共金炉。

浮生悟澈真如梦,掌大冰花结盥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坐清寥形影孤,
夕香谁复共金炉。
浮生悟澈真如梦,
掌大冰花结盥盂。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在这清冷的夜晚,形影相对,心中孤寂。傍晚的香气,不知还有谁能与我一同分享这金色的炉火。浮生如梦,我渐渐领悟到其中的真谛;手掌中结出的大冰花,犹如洁净的盥洗盆。

注释:

  • 清寥:指清冷而空寂的状态。
  • 形影孤:形与影都显得孤单,形容孤独的情境。
  • 夕香:傍晚的香气,可能指花香或其他自然的香味。
  • 金炉:象征着温暖和宁静的火炉,寓意人间温情。
  • 浮生:短暂的生命,犹如浮云一般。
  • 悟澈:领悟到清晰的道理。
  • 冰花:在寒冷的环境中结出的冰霜,象征纯洁和寒冷。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的历史典故,但使用了“浮生如梦”的表述,反映了道家和佛教的思想,强调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蕙芬,清代女诗人,生活在一个女性诗人较为稀缺的时代。她的诗常常蕴含深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冬夜,诗人独坐,反思人生。冬季的夜晚常常让人感到孤独和寒冷,同时也是思考和沉淀的时刻。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寂静的冬夜中展开,诗人独坐,清冷的环境映照出内心的孤独。开头两句通过“清寥”和“形影孤”展现了孤独的状态,进一步引出对生活的思考。夕阳西下,金炉的火焰不再陪伴,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温情的缺失。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悟到了“浮生如梦”的哲理,表明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句“掌大冰花结盥盂”,不仅传达出一种清冷的美感,还隐喻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冰花在手中,象征着美好却易逝的事物。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对生命的反思,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独坐清寥形影孤:表现出诗人独处的状态,清冷的环境衬托出孤独。
    • 夕香谁复共金炉:提到傍晚的香气,感叹没有人能共享温暖的炉火,增添了孤独感。
    • 浮生悟澈真如梦:对人生的领悟,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虚幻。
    • 掌大冰花结盥盂:用冰花的形象,表现出生命的美丽与脆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梦,表达生命的虚幻。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该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孤独和生命本质的思考,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温暖人际关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清寥:象征孤独和清冷。
  • 金炉:象征温暖和人际关系。
  • 浮生: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冰花:象征纯洁、美好但易逝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独坐的环境是怎样的?

    • A. 温暖
    • B. 清冷
    • C. 热闹
    • D. 宁静
  2. 诗中提到的“夕香”指的是什么?

    • A. 早晨的花香
    • B. 傍晚的香气
    • C. 夜晚的香气
    • D. 中午的香气
  3. “浮生如梦”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悟?

    • A. 生命的美好
    • B. 生命的无常
    • C. 生命的长久
    • D. 生命的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张继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现孤独的情感,但更强调思乡之情,而陆蕙芬的诗则更关注生命的哲学思考。
  • 张继《夜泊牛津》:也描绘了夜晚的孤独感,但侧重于景色与思绪的结合。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