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十一月旦日锁院赐酒及烛》
时间: 2025-01-06 12:03: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子瞻十一月旦日锁院赐酒及烛
作者: 苏辙 〔宋代〕
铜鐶玉锁闭空堂,
腕脱初惊笔札忙。
红烛遥怜风雪暗,
黄封微泻桂椒香。
光明坐觉幽阴破,
温暖深知覆育长。
明日白麻传好语,
曼声微绕殿中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诗人在一个封闭的院子里,收到酒和蜡烛的赐赠。铜环和玉锁把空荡荡的厅堂锁住,诗人刚脱下手腕上的束缚,惊忙地写下笔札。红烛在风雪的暗夜中显得格外温暖,而黄封的信件则散发着桂花和椒盐的香味。光明的烛光使幽暗的空间变得明亮,温暖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滋养。诗人期待着明日的白麻信件能传递美好的消息,轻柔的声音在殿中回荡。
注释:
- 铜鐶:铜制的环,象征着锁闭和束缚。
- 玉锁:玉制的锁,代表珍贵和坚固。
- 腕脱:指手腕上的束缚解除。
- 笔札:指书信、文稿。
- 红烛:象征温暖和光明。
- 黄封:信件的封印,往往用黄纸封住。
- 桂椒香:桂花和椒盐的香气,营造温馨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兄苏轼并称“苏兄弟”。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作品以清新、明快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冬日,时值十一月,作者在寒冷的季节里,感受到孤独与温暖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提到的“赐酒及烛”暗示了当时的礼尚往来与人际关系的亲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天的孤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温暖与关怀的对比。开头两句,铜环和玉锁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被隔绝的感觉;而“腕脱初惊笔札忙”则表现了诗人从这种孤寂中恢复过来,开始与外界沟通。接下来的描写通过红烛的光辉和香气的弥漫,营造出温暖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即便在寒冷的冬夜,也能找到一丝慰藉。
“光明坐觉幽阴破”一句,表达了光明的蜡烛照亮了阴暗的空间,象征着希望与温暖。这种光明不仅是物理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暗示了生活中仍有美好之处值得珍惜。最后两句则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美好的期望,白麻信件中传递的好消息显得尤为珍贵,曼声在殿中回荡,仿佛是对生活的热情回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铜鐶玉锁闭空堂:用铜和玉象征封闭的空间,暗示孤独和被隔绝的感受。
- 腕脱初惊笔札忙:手腕的束缚解除,诗人开始忙于写作,表现出迫切的心情。
- 红烛遥怜风雪暗:红烛的光辉在风雪中显得温暖,传达了对寒冬的怜悯。
- 黄封微泻桂椒香:信件的香气弥漫,象征着思念和美好的交流。
- 光明坐觉幽阴破:明亮的蜡烛打破了幽暗的空间,象征希望的降临。
- 温暖深知覆育长:温暖的环境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滋养与成长。
- 明日白麻传好语:期待着明天的信件传递美好的消息。
- 曼声微绕殿中央:轻柔的声音在殿中回荡,象征着友谊和温暖的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蜡烛的光明比喻为希望,暗示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能找到温暖。
- 对仗:如“光明坐觉幽阴破”与“温暖深知覆育长”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冬日的描写,表达了在孤独与寒冷中仍能感受到温暖与希望的主题,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铜鐶:象征束缚和隔绝。
- 红烛:象征温暖与光明。
- 黄封:象征信件与友谊。
- 桂椒香:象征美好与温馨的生活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红烛”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温暖与光明
- C. 孤独
- D. 寒冷
-
“腕脱初惊笔札忙”中“腕脱”指的是什么?
- A. 写作
- B. 束缚解除
- C. 收信
- D. 送酒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孤独
- B. 希望与温暖
- C. 寒冷
- D. 友谊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写了冬夜的孤独,但更着重于对亲人的思念。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苏辙的温暖氛围形成对比,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辙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