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袁州曹伯玉使君》
时间: 2025-01-06 11:27: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袁州曹伯玉使君
——王安石
宜春城郭绕楼台,
想见登临把一杯。
湿湿岭云生竹箘,
冥冥江两熟杨梅。
政成定入邦人咏,
诗就还随驿使来。
错莫风沙愁病眼,
不知何日为君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的是宜春城的美景,诗人想象在高楼上登临时举杯畅饮。湿润的山岭上,云雾缭绕,竹子摇曳;远处江边的杨梅已成熟。政事已成,诗歌也将随驿使传达给你。希望风沙不要使你心生忧愁,不知道何时能为你再次登高而作。
注释:
- 宜春:指宜春市,位于江西省,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 楼台:指高楼和台榭,古代文人常在此处登高吟咏。
- 湿湿岭云生竹箘:形容潮湿的山岭上云雾缭绕,竹子生长茂盛。
- 冥冥江两熟杨梅:指江边的杨梅成熟,形容景色的迷离与丰收的喜悦。
- 政成定入邦人咏:政事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诗人愿意为此写诗。
- 错莫风沙愁病眼:希望风沙不会影响到诗人的视线与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所倡导的“新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王安石的诗风清新,内容多描写政治、社会与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在任袁州(今江西宜春)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关怀。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色与政治理想,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寄袁州曹伯玉使君》是一首充满浓郁人情味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宜春城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情的结合。首联“宜春城郭绕楼台”,既点明了地理位置,又引出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在第二句中,诗人通过“想见登临把一杯”,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渴望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
接下来的两句“湿湿岭云生竹箘,冥冥江两熟杨梅”,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这里的“湿湿”与“冥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特质,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后面的几句则转向政治层面,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的关心,“政成定入邦人咏”,显示出他作为政治家的责任感。最后,带有忧虑的“错莫风沙愁病眼,不知何日为君开”一语,显示了对友人健康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一种无奈与期盼。
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敏感与细腻,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宜春城郭绕楼台:描绘了宜春的城市风貌,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向往。
- 想见登临把一杯: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享受美好时光。
- 湿湿岭云生竹箘:形容山岭潮湿,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冥冥江两熟杨梅:江边的杨梅成熟,增添了丰收的喜悦。
- 政成定入邦人咏:表达了对政治稳定的期盼,愿为民众写诗。
- 诗就还随驿使来:诗歌将通过驿使传达给友人。
- 错莫风沙愁病眼:希望风沙不会影响心情与视线。
- 不知何日为君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结合,使诗歌更具表现力。
- 拟人:通过“湿湿岭云生”,将自然景观赋予人的情感。
- 对仗:如“政成定入邦人咏,诗就还随驿使来”,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体现了王安石对友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城郭:象征城市的繁荣与生活的安定。
- 楼台: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岭云、竹箘:自然的生机与灵动,暗示着诗人的情感与思维。
- 杨梅:象征丰收与喜悦,体现了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宜春”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西
B. 浙江
C. 湖南
答案:A -
“湿湿岭云生竹箘”中的“湿湿”主要形容什么? A. 天气
B. 地面
C. 山岭
答案:C -
诗中表达了对哪位友人的思念? A. 曹伯玉
B. 李白
C. 杜甫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李白的诗风不同,王安石更多关注社会与政治,而李白则偏重个人情感与豪放。王安石的《寄袁州曹伯玉使君》与李白的《将进酒》可以进行对比,前者更倾向于细腻的描写与关怀,后者则充满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