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过宝觉》

时间: 2025-01-19 16:40:21

执手乍欣怅,霜毛应更新。

依然旧童子,却想梦前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起过宝觉
王安石

执手乍欣怅,霜毛应更新。
依然旧童子,却想梦前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生病时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握着手,心中突然感到一阵惆怅,仿佛自己身上的白霜又在更新。在这片刻的感慨中,自己依然是个年轻人,却不禁想起曾经做过的梦,那些梦中的自己似乎和现在的自己有些割裂。


注释

  • 执手:握住手,表示亲密的关系或情感。
  • :突然、初次。
  • 欣怅:欣喜与惆怅交织的情感。
  • 霜毛:指头发中夹杂的白发,象征衰老。
  • 旧童子:指自己仍然像年轻人一样,然而内心却有了许多感慨。
  • 梦前身:指曾经的梦境与理想,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主张通过改革来增强国家的实力。王安石的诗歌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传达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病起过宝觉》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在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中的种种困扰之时。诗中流露出对过往青春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叹,折射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病起过宝觉》是王安石晚期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透出病痛的沉重与生命的感慨。首句“执手乍欣怅”描绘出一种温暖的场景,握住手的瞬间却又带来了深深的惆怅,这种情感的矛盾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接下来的“霜毛应更新”则通过白霜的意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衰老,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凄凉。最后一句“依然旧童子,却想梦前身”则是对自己身份的自省,尽管心中仍有年轻人的梦想和朝气,却不得不面对逐渐老去的身体和现实的无情。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恰到好处的意象运用,令人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深具人文关怀的诗人的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执手乍欣怅:开头两句以“执手”引入,表现出一种温暖的感觉,但随之而来的“欣怅”则揭示了内心的惆怅。
  2. 霜毛应更新:用“霜毛”比喻衰老,表明时间在不断流逝,新的白发又在不断出现。
  3. 依然旧童子:这里“旧童子”一词表明自己内心依然年轻,怀有理想和抱负。
  4. 却想梦前身:结尾一句反映出对过往的追忆,梦中曾经的自己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霜毛”比喻衰老,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也保持了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与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哲理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执手:象征亲密与温暖,但同时也暗含对逝去时光的感叹。
  • 霜毛:象征衰老,代表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 梦前身:象征理想与青春,反映出诗人内心仍有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执手乍欣怅”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惆怅
    • C. 愤怒
  2. “霜毛”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时间流逝
    • C. 青春
  3. 诗的中心思想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对财富的追求
    • B. 对生命的感慨
    •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
王安石的《病起过宝觉》着重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李白的《月下独酌》则通过豪放的饮酒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