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

时间: 2025-01-19 16:41:18

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

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

海虹晴始见,河柳润初移。

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
作者:孟浩然

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
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
海虹晴始见,河柳润初移。
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田园生活的场景。春天来临,农家开始忙碌,壮年男子们都去东陂(指田间)劳作。雷声不断,雨水也纷纷而降。雨后初晴时,海上的彩虹才开始显现,河边的柳树在雨水滋润下,开始轻轻摇曳。诗人本想专心耕作,却因朋友的问候而询问土壤的适宜程度。

注释

  • 田家春事:指农家春天的农事活动。
  • 丁壮:指壮年人。
  • 东陂:东边的田地。
  • 殷殷:形容雷声的沉重而清晰。
  • 森森:形容雨水密集而沉重。
  • 海虹:指雨后出现的彩虹。
  • 河柳:指河边的柳树。
  • 润初移:形容雨水滋润后柳树的柔软摇曳。
  • 予意在耕凿:我本意在耕种和开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静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擅长山水田园诗,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春季,突显了农民在春耕时节的忙碌以及自然景象的变化。诗人通过描绘雨后田园的生动场景,表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现了孟浩然对自然和农家生活的细腻观察。诗中前两句描写了春天到来时,农民们忙于田间劳动的景象,表现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雷声和雨水的描写,增强了自然界的动态感,仿佛让读者听到了那沉重的雷声与倾泻而下的雨水,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自然的宁静,海虹初现和河柳轻摇的意象,让人感受到雨后清新的气息与宁静的美好。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最后一句“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则体现了诗人对务农生活的执着和对朋友的关心。诗人将自身的理想与现实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自然流畅,意境清新,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深入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田家春事起:春天来临,农家开始了一年的农事。
  2. 丁壮就东陂:壮年人们都去东边的田地里工作。
  3. 殷殷雷声作:雷声震耳欲聋,预示着雨水的到来。
  4. 森森雨足垂:雨水密集而沉重,似乎要倾泻而下。
  5. 海虹晴始见:雨后晴天,海面上才开始出现彩虹。
  6. 河柳润初移:河边的柳树在雨水的滋润下轻轻摇曳。
  7. 予意在耕凿:我本意在耕作和开垦。
  8. 因君问土宜:因朋友问我土壤的情况而有所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雷声比作“殷殷”,形象地表现了雷声的沉重。
  • 拟人:柳树“润初移”,赋予了柳树以人的动作,使意象更生动。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农村生活的思索,体现出一种追求宁静、淡泊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事: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雷声: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活力。
  • 雨水:象征着滋润与生长。
  • 海虹:象征着美好的希望与愿景。
  • 河柳:象征着生命的柔韧与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丁壮”是指什么? A. 老年人
    B. 壮年人
    C. 小孩
    D. 妇女

  2. 诗中“海虹”出现的时机是? A. 下雨时
    B. 雨后晴天
    C. 夜晚
    D. 冬天

  3. 诗人希望通过农事来表达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自然的热爱与执着
    C. 对朋友的关心
    D.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田园诗多描绘自然景色与农人生活,风格清新;而王维的诗则常常融入禅意,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有一定的互补,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孟浩然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