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厚后弟强甫韵》
时间: 2025-01-19 19:03: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腆先畴与破庵,在汾水曲管岑南。
幽栖晚节巢林一,戆草当年及三。
酒甕有期春共酌,书囊无底晓犹谈。
吾惽紫气难瞻瞩,未暇攀迎柱下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对往昔的回忆。诗人不再追求奢华的生活,选择了在破旧的庵堂中隐居,静享汾水边的宁静。晚年时他在树木间栖息,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回忆起年轻时的情景,心中感慨万千。诗人和友人一起饮酒畅谈,虽然书囊中没有尽头的书籍,但他们依然乐于分享思想与见解。面对紫气的难得,诗人感到时间匆匆,未能细细品味人生。
注释:
- 不腆:不追求奢华、富贵。
- 先畴:往昔、之前的田地。
- 破庵:破旧的庵堂。
- 幽栖:安静地栖息。
- 晚节:晚年的节操。
- 戆草:早年时的稚嫩。
- 酒甕:酒壶。
- 书囊无底:书囊装不满,形容知识无穷无尽。
- 吾惽紫气:我对吉祥之气的向往。
- 攀迎柱下聃:攀附在柱子下的老者,指代老年人的尊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青丘,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南宋政权。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怀和个人的情感。刘克庄在诗词创作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于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有关。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选择隐居生活,反映了他对过去的反思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之情。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这首诗,透过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不腆先畴与破庵”的描写,将读者引入一个朴素而宁静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接着,诗人在“幽栖晚节”中展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安逸,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酒甕有期春共酌,书囊无底晓犹谈”来表现与友人聚会时的愉悦与知音的珍贵,尽管知识的追求是无尽的,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陪伴却是人生中最为可贵的部分。最后的“吾惽紫气难瞻瞩”则带有一丝对未来的向往与无奈,诗人希望能够把握住吉祥的气息,却也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
整首诗语调平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谊及隐居生活的深刻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腆先畴与破庵:诗人不再奢求富贵,选择了破旧的庵堂作为居所。
- 在汾水曲管岑南:隐居于汾水边,环境宁静,适合思索。
- 幽栖晚节巢林一:在幽静的环境中安然度过晚年,保持高尚的节操。
- 戆草当年及三:回忆起年轻时的稚嫩与无知。
- 酒甕有期春共酌:与友人一起畅饮,把酒言欢。
- 书囊无底晓犹谈:尽管书囊中没有尽头的知识,依然乐于分享。
- 吾惽紫气难瞻瞩:面对吉祥之气,感到难以把握。
- 未暇攀迎柱下聃:忙于生活,未能细细品味老年人的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居生活比作宁静的庵堂,彰显诗人的心境。
- 对仗:如“酒甕有期”与“书囊无底”,形成音韵的和谐。
- 拟人:将“书囊”赋予了无尽的特性,象征知识的广博。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通过描写隐居的宁静与对往昔的回忆,诗人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庵堂:象征着简朴与宁静的隐居生活,代表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
- 汾水:代表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延续,映射诗人的内心世界。
- 酒甕:象征着友情与欢愉,体现人际关系的温暖。
- 书囊:象征知识的无尽,体现诗人对智慧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幽栖晚节”指的是什么?
A. 隐居生活的悠然
B. 追求名利
C. 早年的无知 -
诗人对“酒甕”的描写体现了什么?
A. 生活的奢华
B. 友情的珍贵
C. 对酒的嗜好 -
“吾惽紫气难瞻瞩”中的“紫气”指的是什么?
A. 财富
B. 吉祥与好运
C. 书籍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与刘克庄的隐居思想:陶渊明更强调对自然的归属与和谐,而刘克庄则在隐居中夹杂了对友谊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