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赠月蓬道人六言二首》

时间: 2025-01-04 09:33:22

还笏去矣休矣,加璧其然岂然。

人间有痴顽老,天上无愚懵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赠月蓬道人六言二首
还笏去矣休矣,加璧其然岂然。
人间有痴顽老,天上无愚懵仙。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把手中的笏(象征权力的工具)放下吧,休息吧,拿着璧(象征美德和珍贵之物)又能怎样呢?人间有痴顽的老人,但天上没有愚笨的仙人。”

注释:

字词注释:

  1. :古代官员用来表示身份和权力的器具。
  2. :古玉,象征美德和珍贵的东西。
  3. 痴顽:形容人愚笨、执迷不悟。
  4. :指糊涂、迷惑。
  5. 道人:指道士,通常指修道之人。

典故解析:

  • 笏和璧:笏和璧分别象征着权力和道德,诗中提到的“加璧”暗示即使拥有美德也无法改变现实,而“人间有痴顽老,天上无愚懵仙”则反映出人间的愚顽和天上仙人的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隐,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多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擅长于诗和词的创作。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在诗中有所体现。诗中对权力和智慧的反思,可能源于诗人对官场的失望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权力、智慧与愚昧的深刻思考。首联通过“还笏去矣休矣,加璧其然岂然”,以问句的形式抒发了对权力和美德的思索,暗示即使拥有权力和美德,在尘世间依然难以逃避愚昧的困扰。次联“人间有痴顽老,天上无愚懵仙”则对比了人间与天上的智慧,揭示了人生的无奈与局限,强调了人间的痴愚与天上的超脱,表现出诗人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既有哲理深度,又不乏情感的真实,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还笏去矣休矣”:意指放下权力,休息片刻,反映出对权力的超然和无奈。
  • “加璧其然岂然”:即使增添美德(璧),又能改变什么呢?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 “人间有痴顽老”:指出世间愚笨的人依然存在,暗示人性的缺陷。
  • “天上无愚懵仙”:与前句形成对比,强调天上仙人智慧的无愚,体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还笏去矣”和“加璧其然”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采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具哲理性,引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人性中的愚昧与智慧的对比,以及对权力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无奈与超脱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权力的象征,代表世俗的地位。
  2. :美德的象征,代表心灵的追求。
  3. 痴顽:人性的缺陷,暗示世间的愚昧。
  4. :智慧和超脱的象征,代表理想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还笏去矣休矣”中“笏”象征什么?
    A) 美德
    B) 权力
    C) 知识
    D) 财富

  2. 本诗的核心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人性缺陷的思考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爱情的渴望

  3. “天上无愚懵仙”中“愚懵”指的是什么?
    A) 聪明
    B) 糊涂
    C) 富有
    D) 忍耐

答案:

  1. B) 权力
  2. B) 对人性缺陷的思考
  3. B) 糊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刘克庄和陶渊明在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但刘克庄更强调对权力与智慧的思考,而陶渊明则倾向于归隐田园,追求一种自然的生活。两者的诗风虽不同,但都体现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刘克庄研究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