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送赵令晦之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
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
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白话文翻译:
在春光明媚的亭子下,流水不知如今何处去。
岁月如同梭子般飞逝,白发苍苍的我们相对而视,不知该如何面对。
老朋友重逢,世事在这些年里变化万千。
身为官员却处境艰难,心中愧疚,唯有青松守岁寒。
注释:
- 亭下:指春光明媚的亭子下,写景生动。
- 流水如今何在:流动的水不知去向,象征时间的流逝。
- 岁月如梭: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 白首:形容年老,白发苍苍。
- 故人重见:老朋友再次相见,感慨万千。
- 世事年来千万变:世间变化多端。
- 官况阑珊:处境艰难,官位不再显赫。
- 青松守岁寒:青松象征坚韧不拔,守住寒冷,暗含对岁月的坚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与好友赵令晦重逢之时,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老友的珍惜。赵令晦是苏轼的挚友,两人曾有过亲密的交往,此时相见倍感珍贵。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 送赵令晦之》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叹。首句“春光亭下”,描绘出春日的美好景象,然而紧接着的“流水如今何在也”则引入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接下来的“岁月如梭”使这种情感更加深化,暗示着人生短暂,岁月无情。
苏轼不仅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还通过“故人重见”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对于世事的变化,他表示无奈和惋惜,尤其在“官况阑珊”中,透露出个人处境的困顿。末句“惭愧青松守岁寒”,则用青松的形象,象征着坚韧与坚持,同时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如青松那样坚守的自责。
整首词在情感上既有对好友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形成了一种沉郁而又不乏生机的氛围,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光亭下”:春天的阳光洒在亭子下,营造出温暖而美好的氛围。
- “流水如今何在也”:流水不知何处,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带出对过去的怀念。
- “岁月如梭”:比喻时间飞逝,强调人生短暂。
- “白首相看拟奈何”:年老后,面对朋友,感到无奈和惆怅。
- “故人重见”:再次见到老朋友,感慨万千。
- “世事年来千万变”:世间事物变化莫测,感叹人生的无常。
- “官况阑珊”:个人处境艰难,表达对现实的无奈。
- “惭愧青松守岁寒”:青松象征坚韧,表达对岁月的坚持与自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岁月如梭”,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快速流逝。
- 对仗:整首词结构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象征:青松象征着坚韧,代表了对时间的坚守。
主题思想: 该诗主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我处境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春光:象征新生与希望,代表着美好的时光。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不可追溯。
- 白首:象征衰老,体现人生的无常。
- 青松:象征坚韧不拔,代表对岁月的坚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岁月如梭”意指什么? A. 时间飞逝
B. 时间缓慢
C. 时间停止
D. 时间变得复杂 -
“青松守岁寒”中的青松象征什么? A. 坚韧
B. 柔软
C. 轻松
D. 枯萎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愁苦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展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人生的无常。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与《减字木兰花》:两首词都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水调歌头》更为豪放,而《减字木兰花》则显得细腻且沉重,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