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

时间: 2025-01-19 21:42:02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最是 一作:正是)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赠刘景文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白话文翻译:

荷花凋谢后已没有撑起雨帘的叶子,
菊花虽然凋残却仍然傲然挺立在霜中。
一年中美好的景色你一定要记住,
最美的时节正是橙黄橘绿的季节。

注释:

  • :撑起,托起。
  • 雨盖:雨中的遮盖物,指荷叶。
  • 傲霜:指在寒霜中傲然开放。
  • 橙黄橘绿:形容秋天的丰收季节,橙子、橘子、绿色的叶子等。

典故解析:

这首诗写于秋天,借荷花和菊花的景象,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荷花代表夏日的繁华与短暂,菊花则象征着在霜寒中仍然坚韧不拔的精神,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兼具理性与感性,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生活环境艰苦,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通过自然景物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赠刘景文》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荷花和菊花的不同状态,展现了生命的两种境界。荷花代表着夏季的繁华与短暂,它的凋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菊花虽然凋残,却依然傲然挺立,给人一种坚韧不拔的力量。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见解。

诗的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劝勉,提醒他珍惜一年中最美的时光。橙黄橘绿的季节,正是丰收与希望的象征。在这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诗中,苏轼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荷尽已无擎雨盖:夏季的荷花已经凋谢,再也没有那撑起雨帘的荷叶,传达出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2. 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虽已凋零,却仍在寒霜中挺立,象征着坚强和不屈的精神。
  3. 一年好景君须记:提醒朋友要记住一年中美好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4. 最是橙黄橘绿时:点出一年中最美之时,正是秋天的丰收季节,充满希望与生机。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对称,如“荷尽”与“菊残”,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菊花的“傲霜”,赋予植物以人性化的特征,增强情感表达。
  • 比喻:荷花与菊花的对比,象征生命中的不同阶段与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媒介,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用荷花的短暂与菊花的坚韧,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夏季的美丽与短暂。
  • 菊花:象征秋季的坚韧与高洁。
  • 橙黄橘绿:象征丰收与希望,体现了秋天的色彩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擎雨盖”指的是什么? A. 荷叶
    B. 菊花
    C. 秋天的果实
    答案:A

  2. “菊残犹有傲霜枝”中的“傲霜”形容的是哪种精神? A. 脆弱
    B. 坚韧
    C. 绝望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橙黄橘绿”象征着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苏轼的《赠刘景文》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有浓厚的自然意象,但苏轼着重于生命的哲理与感悟,而李白则表达了对乡愁的思念。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审美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