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屯驿晓起》
时间: 2025-01-06 09:18: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吴屯驿晓起 蔡襄 〔宋代〕
残月依山明胧月悤,长烟浮水白糢胡。 竹林绕舍啼鸦臼,石井当窗下辘轳。 迎吏远传空状小,仆奴潜报一钱无。 驺兵不管晨炊绝,呵叫苁笼意气粗。
白话文翻译:
黎明的残月依傍着山峦,月光朦胧而明亮。 长长的烟雾在水面上飘浮,显得白茫茫一片。 竹林环绕的屋舍外,乌鸦在啼叫,声音沉闷。 石井就在窗下,辘轳转动,发出声响。 迎接的官员远远传来空洞的消息,仆人私下报告说一文钱也没有。 骑兵们不顾早晨的炊烟已断,大声呵斥,显得意气风发。
注释:
- 残月:指黎明时分的月亮。
- 依山:靠着山峦。
- 明胧月悤:月光朦胧而明亮。
- 长烟:长长的烟雾。
- 浮水:在水面上飘浮。
- 白糢胡:形容烟雾白茫茫一片。
- 竹林绕舍:竹林环绕的屋舍。
- 啼鸦臼:乌鸦啼叫,声音沉闷。
- 石井:石制的井。
- 当窗:就在窗下。
- 下辘轳:辘轳转动,发出声响。
- 迎吏:迎接的官员。
- 远传:远远传来。
- 空状小:空洞的消息。
- 仆奴:仆人。
- 潜报:私下报告。
- 一钱无:一文钱也没有。
- 驺兵:骑兵。
- 不管:不顾。
- 晨炊绝:早晨的炊烟已断。
- 呵叫:大声呵斥。
- 苁笼:意气风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福建泉州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以诗见长。蔡襄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晨在吴屯驿站醒来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残月、长烟、竹林、石井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迎吏远传空状小,仆奴潜报一钱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贫困,而“驺兵不管晨炊绝,呵叫苁笼意气粗”则揭示了权贵的傲慢和无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残月依山明胧月悤:黎明的残月依傍着山峦,月光朦胧而明亮。
- 长烟浮水白糢胡:长长的烟雾在水面上飘浮,显得白茫茫一片。
- 竹林绕舍啼鸦臼:竹林环绕的屋舍外,乌鸦在啼叫,声音沉闷。
- 石井当窗下辘轳:石井就在窗下,辘轳转动,发出声响。
- 迎吏远传空状小:迎接的官员远远传来空洞的消息。
- 仆奴潜报一钱无:仆人私下报告说一文钱也没有。
- 驺兵不管晨炊绝:骑兵们不顾早晨的炊烟已断。
- 呵叫苁笼意气粗:大声呵斥,显得意气风发。
修辞手法:
- 比喻:“长烟浮水白糢胡”中的“白糢胡”比喻烟雾的白茫茫一片。
- 拟人:“残月依山明胧月悤”中的“依山”赋予残月以人的动作。
- 对仗:“迎吏远传空状小,仆奴潜报一钱无”中的“迎吏”与“仆奴”,“远传”与“潜报”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象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而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表达了对虚伪和贫困的不满,以及对权贵傲慢和无理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月:黎明时分的月亮,象征着孤独和寂寞。
- 长烟:长长的烟雾,象征着迷茫和不确定。
- 竹林:竹林环绕的屋舍,象征着宁静和隐逸。
- 石井:石制的井,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朴素。
- 啼鸦:乌鸦啼叫,象征着不祥和不吉。
- 辘轳:辘轳转动,象征着生活的重复和单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残月依山明胧月悤”中的“依山”是什么意思? A. 靠着山峦 B. 离开山峦 C. 环绕山峦 D. 超越山峦 答案:A
-
诗中“长烟浮水白糢胡”中的“白糢胡”是什么意思? A. 白色的烟雾 B. 白色的水 C. 白色的天空 D. 白色的云 答案:A
-
诗中“迎吏远传空状小”中的“空状小”是什么意思? A. 空洞的消息 B. 空旷的地方 C. 空无一物 D. 空虚的心情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诗也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这本书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对宋诗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 《蔡襄诗集》:这本书收录了蔡襄的诗歌作品,对蔡襄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