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

时间: 2025-01-04 08:47:08

晓盖西郊道,春光极太虚。

村风香晚稻,溪日曝寒鱼。

雀噪饥鹰下,山空病木疏。

归期侵杪岁,友思望吾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郊 晓盖西郊道,春光极太虚。 村风香晚稻,溪日曝寒鱼。 雀噪饥鹰下,山空病木疏。 归期侵杪岁,友思望吾庐。

白话文翻译:

清晨,我带着车盖前往西郊的道路,春天的光芒照耀着广阔的天空。 村庄的风带来了晚稻的香气,溪边的阳光晒着寒冷水中的鱼。 麻雀的叫声中,饥饿的老鹰下降,山中空旷,病弱的树木稀疏。 归家的日子临近年末,朋友的思念望着我的居所。

注释:

  • 晓盖:清晨的车盖,指乘车出行。
  • 太虚:天空。
  • 村风:村庄的风。
  • 晚稻:晚季稻米。
  • 溪日:溪边的阳光。
  • 曝寒鱼:晒着寒冷水中的鱼。
  • 雀噪:麻雀的叫声。
  • 饥鹰:饥饿的老鹰。
  • 病木:病弱的树木。
  • 归期:归家的日期。
  • 侵杪岁:临近年末。
  • 友思:朋友的思念。
  • 望吾庐:望着我的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并称“宋四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作者清晨在西郊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期待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蔡襄在外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家乡和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归乡日期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西郊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村庄的生活气息。诗中“晓盖西郊道,春光极太虚”一句,既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春光的广阔,又隐含了作者的出行与对远方的向往。随后的“村风香晚稻,溪日曝寒鱼”则进一步以具体的自然景象,传达了乡村的宁静与生活的恬淡。而“雀噪饥鹰下,山空病木疏”则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自然的生机与萧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两句“归期侵杪岁,友思望吾庐”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思念,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盖西郊道,春光极太虚”:清晨,作者乘车前往西郊,春光灿烂,照耀着广阔的天空。
  • “村风香晚稻,溪日曝寒鱼”:村庄的风带来了晚稻的香气,溪边的阳光晒着寒冷水中的鱼。
  • “雀噪饥鹰下,山空病木疏”:麻雀的叫声中,饥饿的老鹰下降,山中空旷,病弱的树木稀疏。
  • “归期侵杪岁,友思望吾庐”:归家的日子临近年末,朋友的思念望着我的居所。

修辞手法:

  • 比喻:“春光极太虚”中的“太虚”比喻天空,形象地描绘了春光的广阔。
  • 拟人:“雀噪饥鹰下”中的“雀噪”和“饥鹰下”赋予了麻雀和老鹰以人的行为,增强了生动感。
  • 对仗:“村风香晚稻,溪日曝寒鱼”中的“村风”与“溪日”,“香晚稻”与“曝寒鱼”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清晨西郊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作者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春光、太虚、村风、晚稻、溪日、寒鱼、雀噪、饥鹰、山空、病木、归期、友思、吾庐。
  • 详细解释:春光和太虚共同构成了广阔的春日天空景象;村风和晚稻带来了乡村的宁静与丰收的喜悦;溪日和寒鱼描绘了溪边的宁静生活;雀噪和饥鹰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竞争;山空和病木则传达了萧瑟与孤独;归期和友思表达了作者对归乡和友人的深切思念;吾庐则是作者的居所,象征着温馨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晓盖西郊道”中的“晓盖”指的是什么? A. 清晨的车盖 B. 清晨的阳光 C. 清晨的露水 D. 清晨的雾气

  2. “村风香晚稻”中的“晚稻”指的是什么? A. 晚季稻米 B. 晚上的稻田 C. 晚上的稻草 D. 晚上的稻香

  3. “归期侵杪岁”中的“侵杪岁”是什么意思? A. 临近年末 B. 侵占年末 C. 侵入年末 D. 侵扰年末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蔡襄的《西郊》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蔡襄的诗更多表达了归乡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思念,而王维的诗则更多体现了隐逸山林的宁静与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蔡襄在其中的地位。